哈飛車間 |
東北網3月23日電 全省工業經濟亮點頻現,骨乾企業任務飽滿,煤電油運供需總體平衡。記者從省經委了解到,九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工業經濟始終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經濟總量逐年增加,運行質量明顯提高,技術改造步伐進一步加快,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5年全省共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700多億元,工業結構不斷優化昇級,重大裝備技術水平、精細化工精細化率、綠色食品比重等都進一步提高,裝備、石化、能源、食品等六大產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0億元以上,佔規模以上工業的90%以上。從速度看,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並已連續3年保持在15%以上;從效益看,利潤已由2001年前多年徘徊的500億元左右連續實現突破,2005年實現了超千億元。
———強化運行調節,工業經濟發展總體平穩協調。建立了全省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系統,不斷完善經濟運行動態信息反饋與監測體系。
———全面推進工業結構調整,調整效應進一步顯現。5年投入專項資金12.3億元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引導投資方向,有力地促進了工業結構優化昇級。謀劃了一批市場前景好、牽動力強、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項目。2006年『專家院士龍江行』活動,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和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簽訂了省院合作協議,已有10多個項目實現了對接。
———積極推進企業技術進步,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建設創新型企業活動。5年投入企業技術中心項目扶持資金1.5億多元,支持各類企業技術中心項目50多項。我省共有8戶企業被評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穩步推進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發展邁出新步伐。28戶企業被列入全國『千家企業節能活動』名單。14個資源節約綜合利用與環保技術改造項目列入國家計劃。60戶企業被核定為清潔生產重點審核企業,實現產值3.4億元。2006年上半年統計顯示,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單耗2.26噸標准煤,好於全國平均水平。牡丹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被列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園區,東北三省僅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