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電 隨著初春腳步的臨近,又一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落幕了。人們在盤點哈爾濱市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時發現,在迎戰兄弟城市的緊追猛趕時,哈爾濱又不得不面對本埠諸侯對冰雪蛋糕的無序紛爭。
在剛剛過去的冰雪節裡,哈爾濱市的各家景區可謂使出渾身解數。第八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首次引進韓資,其規劃總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創歷屆之最。而為了使第十九屆雪博會更具國際影響力,太陽島雪博會與加拿大蒙特利爾冰雪節組委會聯合辦節。各冰雪景區憋足了勁賽規模,比數字,爭相國際化,以千方百計擴大影響力,爭取客源。
三大景區擎起市區冰雪游
寒冷也是優勢,白雪能變白金。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近年來,哈爾濱市的冰雪產業異軍突起。據旅游部門介紹,近幾屆冰雪節收益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僅上屆冰雪節(2005年末~2006年初)的收益就達48.51億元,佔哈爾濱市GDP比重超過5%,勢已成為該市支柱產業。
然而,長春、吉林、沈陽等城市正奮起直追,其分割冰雪蛋糕已成定局。雖然在自然條件、冰雪文化、冰雪人纔等方面,冰城哈爾濱的優勢自不待言,但面對多變的市場,如何打造強勢冰雪品牌是題中應有之意。
經過數年鍛造,哈爾濱市區的很多景區和活動應運而生。然而事實上,哈爾濱市內景區真正可能打動游客的,無非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和兆麟公園冰燈博覽會。
各冰雪景區有同質競爭傾向
多年來,哈爾濱的冰雪景區一直各自為戰,有同質競爭傾向。
冰雪大世界與太陽島雪博會均位於松花江北岸,且二者僅一路之隔;它們又與兆麟公園隔江相望。但舉目可及的三家景區並未在品牌營銷上形成合力。同時,三家景區的同質化不容忽視。太陽島主打『雪』牌,並通過舉辦國際雪雕比賽增加影響力;兆麟公園則發揮傳統優勢,年年舉辦國際冰雕比賽塑造『冰』牌。由於冰雪大世界為政府所力推,近年的冰雪節開幕式或游園活動均選擇在此舉行。冰雪大世界不僅求『大』,而且『冰』『雪』全能,似有在冰雪藝術上集大成之志。
可以看出,冰雪大世界特點在於側重規模之大,其它二家特點側重藝術之精。這似乎對游客形成兩難選擇:要麼領略氣勢的恢弘,要麼欣賞藝術的細膩。因為對游客來說,如果遍覽冰雪景觀,在時間、交通、票價等方面都是不現實的。
多個支橕點如何合作
據悉,《哈爾濱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一書2004年12月出版,該書將冰雪旅游排在哈爾濱五大主打旅游產品的首位,確定市區以冰雕雪塑藝術和冰上運動為發展方向,重點展示冰城風貌、冰雪旅游節慶活動、冰雪大世界、兆麟公園冰雕藝術博覽會、室內冰雪藝術館、極地宮、月亮灣滑雪場、名都滑雪場、歐亞之窗滑雪場、冰上基地、冰球館、松花江冬泳與其他冰上項目,以上都被定位為市區內冰雪旅游『主要支橕點』。
業內人士指出,哈爾濱市區之內冰雪旅游設立多個『主要支橕點』,是冰雪旅游豐富內涵的一種體現,按照規劃,這些支橕點之間要在各具特色上下功夫,用各自的獨特優勢,互相配合、互相支橕,共同打造哈爾濱的冰雪旅游品牌。然而,這些景區還沒有形成拳頭效應,同質競爭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這是需要引起重視和避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