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電 養育了兩個孩子的肇源縣婦女杜春麗,已經來哈爾濱市平房區生活打工11個年頭,日前,她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哈市戶口,從此以後,她不用再為找工作不是哈市戶口和孩子的上學問題發愁了。像杜春麗一樣,去年,哈爾濱市共為628戶,1819名外來農民工舉家落了戶。
哈市平房區平房鎮工農村位於哈市的東南部,是典型的城鄉結合地區。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十幾年來,這裡成為外地來哈人員的最早落腳點。很多外地人在這裡娶妻生子,有了一定的收入,逐漸紮下根。還有一些人落腳後,妻子投靠丈夫,丈夫投靠妻子和父母投靠子女的也逐漸多起來。在工農村1000多戶人口中,有近200戶是這種沒有戶口的外來戶,最長的有22年沒有落上本地戶口。由於人口成分復雜,全村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等工作一直令當地政府頭痛。而那些沒有戶口的人,不僅新生子女落不上戶口,上不了學,就是當地企業招工也不要他們,生活十分不便。
針對外來農民工日益增多的實際情況,哈爾濱市提出了『推進戶籍改革,創造農民工轉化為城市產業工人的制度環境』新舉措,公安局戶政部門經過大量走訪調查後,於2004年率先在全國同等城市中作出了進一步調整放寬落戶政策的決定:只要外來農民工來哈居住十年以上、有合法住房產權、有穩定的收入就可在哈落戶。結果新的落戶政策實施第一年,哈市平房區平房鎮就有46戶86名符合條件的農民工辦妥了落戶手續,解除了他們多年的苦惱。
今年35歲的欒梅20歲出頭就從蘇州來到哈爾濱。但從結婚到現在的14年裡,由於一直落不上戶口,就要上初中的兒子每學期都要多交200元學費,欒梅兩口子經常為這事兒發愁。去年底,她終於拿到了城市戶口本。
據了解,三年來共有2000餘戶7000餘農民工家庭成員成為哈爾濱市民。杜春麗對記者說,我們農村外來人員有了哈市戶口,更有利於當地派出所的管理,對我們自身的安全和當地社會治安穩定都有益處。
據哈爾濱市公安局戶政部門介紹,由於戶籍政策的不斷放寬,每年來哈落戶的人員都在增加。2006年外來人員來哈落戶近10萬人,其中來哈市投資、購房落戶1萬人;中專以上學歷畢業分配來哈落戶和引進的『高精尖』人纔落戶哈市的超過了3.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