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4日電 3月初剛買了國債的市民,不必再為加息可能帶來的收益『縮水』而苦惱了。記者23日從省中行、農行等多家銀行獲悉,昨天,幾家銀行已接到財政部門書面通知,月初購買今年首期憑證式國債的市民,可以提前兌取並重新辦理『轉存』,享受到『加息』後的高利率。
據了解,今年3月1日2007年首期憑證式國債正式發行,3年期和5年期票面利率分別為3.39%和3.81%。3月18日央行發布加息消息後,國家財政部也緊跟著發布公告,從3月18日起,將還在發行期內的本期國債票面利率也相應上調0.27個百分點。但由於各家銀行的國債份額,基本都早已在3月1日當天銷售一空,因此,能直接按新利率買到國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麼,月初『搶』到國債的市民該咋辦?昨天,中行省分行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昨天上午,銀行收到財政部門轉發的關於此事的文件,按照文件,月初購買國債的市民,可以像轉存定期儲蓄一樣把國債『折騰』一下,即到原認購網點花1?的手續費辦理提前兌取,再按照新利率重新辦理認購,從而享受到利率上調的好處。『轉存』國債收益能增加多少?銀行人士幫市民算了筆賬,以投資一萬元為例,3月18日前購買的3年期和5年期首期國債,到期收益分別為1017元和1905元;而3月18日後購買,到期收益分別為1098元和2040元,分別比調整前多出81元和135元。不過,在扣掉1?即10元的提前兌取手續費,並忽略活期利息的情況下,1萬元的3年期和5年期首期國債重新『轉存』,實際分別比『不轉存』多收益71元和125元。
銀行有關人士透露,昨天,已有部分消息靈通的市民到銀行辦理了國債『轉存』,『預計接下來的幾天,會出現一個國債「轉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