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三類兒童增多 哈爾濱市接種疫苗遇到諸多難題
2007-03-24 09:27:1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魏然 吳天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4日電 哈爾濱市對幼兒開展脊髓灰質炎、乙型肝炎等傳染病疫苗的查漏補種工作於近日展開。記者從部分社區接種點了解到,哈爾濱市逐年增多的『兩棲』兒童、人戶分離兒童和進城務工子女等三類兒童,目前已成為哈爾濱市疫苗接種工作中集中出現的新難題。

  『兩棲』兒童

  國內國外接種方式有異

  為使子女不忘祖國文化,許多在國外生活的哈爾濱市市民經常把孩子送回國內生活一段時間。但國內國外交叉生活卻令這些『兩棲』兒童在接種疫苗上遇到難題。

  近日,市兒童醫院地段科開展查漏補種工作的3天內,先後接待了5位剛剛回國的『兩棲』兒童。這幾名分別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回來的孩子帶給醫生的是不同國家的免疫接種單。醫生發現,國外與我國接種疫苗在種類、時間和方法上均存在不小的差異。

  疫苗接種程序對接不上,讓醫生和接種者都犯難。該院地段科主任王煥介紹說,一名兒童從美國回來前,當地醫生一再叮囑其不可接種卡介苗,但在我國,接種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名兒童在國外接種的脊髓灰質炎疫苗是針劑,回國後發現我國的疫苗是口服糖丸,劑型、劑量均與其已接種的不同。王煥介紹,近年『兩棲』兒童逐年增多,由於沒有統一標准,醫生只能根據兒童在兩國的居住時間、身體狀況等情況與家長商量著給孩子接種。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統一標准解決這一問題。

  人戶分離兒童

  無法按時收到轄區通知

  為保證轄區內所有孩子都能種上疫苗,社區醫生經常是逐戶敲門通知。據了解,一位負責某小學學區內地段醫療的社區醫生近日按戶籍登記走訪了10家,卻只通知到兩名兒童,另外8名均不在此地居住。這位醫生告訴記者,人戶分離後,很多孩子無法按時收到接種疫苗通知,耽誤了種疫苗,也就留下了患某種傳染病的隱患。

  據介紹,很多居民搬遷後,沒有及時遷移戶口,造成人戶分離。還有部分家長采取遷戶口辦法讓孩子進名校,使孩子居住地與戶口分離,按戶口所在地通知卻找不到孩子,孩子也因不是現居住地的轄區戶口而未能收到該轄區通知。

  據了解,為避免學齡兒童漏種疫苗,南崗區要求學校定期查看小學生的免疫接種證。王煥認為,此舉應在全市推廣,學校嚴查是最大限度避免人戶分離兒童漏種疫苗的途徑。

  流動人口子女

  通知難免費補種也難

  與『兩棲兒童』和人戶分離兒童相比,讓進城務工的流動人口子女接種疫苗更為困難。王煥介紹說,首先是通知難,媒體上發消息、社區內貼通知都很難通知到這些流動人口的子女,社區醫生只能到流動人口較為集中的居住區一戶戶去找,因為白天家裡沒人,多數只能在晚上通知,且由於他們經常更換住址,社區醫生無法與其建立固定聯系。其次是接種難,即使找到適齡兒童,要為他們免費接種疫苗也是難事,因為這些孩子的家長很多對醫生懷戒備心理,甚至拒絕讓子女接種。一些子女接種某些疫苗後出現發熱等正常現象,家長還會因此責怪醫生。

  有關專家指出,只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進城務工人員文化素質,同時在戶籍管理部門建立流動人口管理聯系網絡,纔能確保流動人口子女的疫苗接種正常進行。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