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5日電 去年,友誼縣通過再就業優惠政策扶持、聯系企業用工、多方搞勞務輸出、開發社區靈活就業崗位、提供公益性崗位『五位一體』的形式,使縣內1426人實現了就業。
為讓更多無業人員和下崗工人實現就業和再就業,這個縣的就業局在通過電視、宣傳欄、諮詢服務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使無業人員、失業人員和下崗工人更多的了解方針、掌握政策,轉變了擇業觀念,安心走自謀職業、自主創業之路。下崗失業人員在勞動市場享受免費接受再就業介紹服務、培訓和享有優先上崗機會等優惠政策。一年中,有針對性的開辦了『家政服務』 、『農作物栽培』、 『家畜飼養』 、『計算機管理』、『酒店服務』等項目培訓班,全年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309人。同時,他們還為下崗失業人員辦理了867本《再就業優惠證》,有37人辦理了工商營業執照,工商部門、稅務部門合計減免費40多萬元。在此基礎上,還為939名符合社保補貼條件的下崗職工發放社保補貼52.5萬元。
縣就業部門立足縣域實際著重勞動力市場信息化、網絡化建設,堅持開展『送崗位、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送愛心』的『五送』活動,在企業與求職者之間搭建了一個便捷的就業信息平臺,去年成功推薦用工2000人次,其中下崗職工1300人次,有效發揮了勞動力市場的橋梁紐帶作用。
面對友誼縣企業少、就業門路狹小的實際情況,縣裡發動友誼鎮各社區勞動保障事務協理員,對社區內的未從業人員進行了『擬參加勞務輸出意向調查』,每月印發就業信息產傳遞到下崗失業人員手中。縣就業局還依托勞動力市場及勞務派遣公司,與青島海爾集團以及大連、哈爾濱等地的知名企業&大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去年對外勞務輸出千餘人。
充分利用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站的功能作用,及時收集就業崗位信息並傳遞到下崗失業人員身邊。一年來 努力開發社區靈活崗位,通過社區就業指導和扶持下崗職工創辦打工聯合體等形式,使62名下崗職工在社區那重新再就業。
借助國家、省、市再就業資金的扶持,去年通過保潔、保安等公益性崗位,安置了90名下崗工人實現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