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5日電 3月26日是第十二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在安全教育日來臨之前,記者以問卷形式,對哈爾濱市香坊區、南崗區、道外區的小學二年級、四年級以及初中一年級和初中三年級的100名中、小學生進行安全知識和自救知識方面的調查。調查的結果不免讓人對學生安全知識的匱乏表示擔懮。
六成學生 油鍋著火用水澆
油鍋著火怎麼辦?63%的學生表示,可以用水將油鍋澆滅。發芽的馬鈴薯、炒煮不熟的豆角、發霉的甘蔗是幾種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見果蔬,但是37%的被調查學生表示不知道。63%的學生只能回答出一樣。
放學回家後,聞到室內有很濃的煤氣味,是否可以立即打開電燈察看?38%的孩子回答『可以』。電器起火,35%的學生不知道應先切斷電源,再用濕棉被或濕衣物將火壓滅。電視機起火,70%的學生不知道滅火時要注意從側面靠近電視機,以防顯像管爆炸傷人。
調查顯示,許多學生對火災自救的細節缺乏了解。有27%的學生錯誤地選擇了『發生火災後,身上著火時,要用手將火撲滅,然後再跑』;67%的學生錯誤地選擇了『如果晚上在室內聽到警報,要迅速打開門逃出去』;66%的學生錯誤地表示,居住在高層,可以乘坐普通電梯逃生。在問卷調查中,大部分學生不知道溺水後該如何進行自救。
商場或是學校裡發生擁擠現象時,50%的學生錯誤地表示,要快速向前衝。而實際應該是與大多數人的前進速度、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試圖超過他人,更不能逆行。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牆壁,身體面壁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後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如果有可能,盡量抓住一樣堅固的東西。
83%的學生不知道在室外遇到地震時該怎麼辦。63%的學生明確表示不知道室外雷電交加時,當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時應趕緊趴在地上,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並摘下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
交通安全知識方面,大多數學生知道該如何看紅綠燈過馬路、如何走人行橫道線、如何走天橋等一些基本的常識。可是,在回答:下公共汽車後需橫過馬路時,該怎麼辦時,。69%的學生都不知道,要先上人行橫道,等汽車開走後再從斑馬線通過。
45%的學生不知道被貓咬傷和抓傷等也可能引發狂犬病;還有很多學生認為,只有被瘋狗咬傷纔會引發狂犬病,而被健康狗咬傷則不會;在對被狗咬傷或抓傷後,何時注射疫苗時,許多學生沒有時間概念,認為只要注射了就行。
本次問卷上提出的問題在《安全教育讀本》中均有所涉及,但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受訪學生掌握的情況是令人擔懮的。
九成學生希望上安全教育課
國家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中、小學安全事故總體形勢分析報告顯示,2006年全國各地上報的各類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中,61.61%發生在校外,主要以溺水和交通事故為主,造成的學生死亡人數超過了全年事故死亡總人數的60%。其中,交通事故導致受傷人數最多,佔全年受傷總人數的45.74%。溺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學生安全意識淡薄,暑期和節假日到非游泳區域游泳導致事故發生。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有87%的受訪學生認為『學校有必要開設相關課程,讓人從小學習急、自救知識』。記者從我省教育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我省也發生了多起中、小學生意外傷亡事故。這主要是由於有些學校仍對安全教育重視不夠,存在『走過場』的現象。記者曾在哈市某小學組織的一次校園消防模擬演練上看到,在進行火場模擬逃生的環節時,許多學生邊說邊笑地從教室裡慢悠悠地走出來,既不用毛巾等物品掩著口鼻,也不彎腰快速前進。我省教育部門為全省中、小學生發放了《安全教育讀本》,而一些學校根本沒有組織學生學習。
除了學校對學生安全教育不重視外,許多家長自身對安全常識也極度匱乏。在進行問卷調查時,記者曾用相同問題,對10位學生家長進行了隨機采訪。沒有一名家長的答案完全正確,有的問題甚至連學生都知道正確答案,可是有的家長卻不知道。一位家長還一邊填著調查問卷,一邊不好意思地說:『看來,我的安全知識也該補一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