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王女士家衛生間天棚處的下水管表面布滿了一層密密麻麻的水珠,水珠不時地滴下來。 黃青柏 攝
東北網3月26日電 哈爾濱市道外區宏偉小區11號樓5單元302室的居民王女士近來十分煩惱:衛生間的下水管道從一個多月前開始滲水,她和家人上廁所時都要用報紙蓋著頭,否則水就會滴到頭上、身上。
22日,記者在王女士家看見,衛生間天棚的扣板已經拆下來,棚頂牆角附近一根直徑約20厘米粗的塑料下水管表面布滿了一層密密麻麻的水珠,水珠不時地滴下來,正好落在坐便器周圍。坐便器後面放雜物的平臺上擺放的洗浴用品等都用報紙遮蓋著,報紙被水淋濕,變得皺皺巴巴的。王女士說,棚頂不停地往下滴水,家人每次上廁所時都要用報紙蓋著頭,否則水就會滴到頭上、身上,非常惡心。她問樓內其他居民家,卻都沒有這樣的現象。
王女士的愛人說,他家是2001年進戶的,下水管道滴水現象是從今年2月纔有的。開始時,家人發現棚頂的扣板上有小水珠,並從縫隙往下滴水,後來越來越嚴重。他把扣板拆下來纔發現,水是從下水管滲出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樓上居民家不用水時,下水管上就只有水氣,用水量大時,水滴就多,特別是每天早7時30分以前,水滴得特別快,坐便器周圍都是水。他為此找到物業部門,工作人員也來查看過3次,但僅用塑料膠帶在下水管子的接口處纏了幾圈,用膠粘一粘,情況根本沒有好轉。工作人員解釋說是由於熱脹冷縮的原因,滴水是正常現象,沒辦法再處理了。
記者采訪時,物業的工作人員王某說,他們已經去現場查看了,王家的下水管經過檢測並沒有漏,有水珠是因樓上住戶家的坐便器『長流水』,導致王家的下水管長時間處於『受冷』狀態,與室內的溫度形成反差,造成了『出汗』現象,他認為王家應與樓上住戶協商解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