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6日電 與大慶市五湖新區僅一道之隔,有一片平房區叫一營,這裡有40多名學生因附近的學校不收,而接收的學校離家太遠,沒辦法只好輟學在家。他們有的泡網吧,有的甚至還學著大人的樣子打起了麻將。家長們呼吁,希望有關部門想想辦法,救救這些孩子。
19日,記者見到了一位輟學孩子的家長柳女士。據她介紹,她是綏化來大慶的務工人員,在一營承包大棚。她的兒子小強(化名)今年14歲,去年9月份開學應該上初一,但離她家最近的大慶湖濱學校卻拒絕接收,理由是柳女士家的孩子是農民工子女,政府專門為些孩子設立了指定的學校,所以小強只能到十二中去讀初中。
柳女士說,十二中離她們家將近15公裡,以前,孩子上學還有送子車來回接送,現在送子車都取消了,孩子只能選擇坐公交車。而坐公交車要倒車,即使是坐最早一班車,趕到學校也已經是第一節課快結束了。『十二中也有客車接送,但在一營不設站點,我們家條件又不好,不可能讓孩子每天打車去上學,沒辦法,孩子只好輟學在家。我們家孩子學習還不錯,因為輟學的事整天悶悶不樂,現在他每天還是把五年級的課本拿出來再溫習一遍,經常哭著問什麼時候纔能去上學?』
15歲的小麗(化名)與小強的情況差不多,她最愛做的事就是去離家不遠的湖濱學校,每當下課時,小麗就會趴在學校的圍欄外看著在校園內嬉戲玩耍的孩子們,她說自己特別羡慕在裡面上課的學生,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景,小麗都會情不自禁地哭起來。小麗的父親嘆著氣說:『我們就因為不識字、沒文化,一輩子只能跟土地、糞便打交道,我們吃了多少苦自己心裡知道,不想讓孩子再吃這種沒有知識的苦了,但現在學校不接收我們的娃呀!』
小剛(化名)今年應該上小學四年級,但政府指定的接收農民工子女的小學『東新三小』離一營也有5公裡左右,沒有車接送,每天只能打車,早晚各10元錢,加上午飯5元,每天25元的費用家裡實在承擔不起,沒辦法,小剛只能輟學在家。沒事可做,小剛就整天泡在網吧裡。他的父母無可奈何地說:『再這麼下去,這個孩子就要毀了。』
據一營的家長說,現在大大小小的輟學孩子加起來有40多個,大多是從去年9月份開始輟學,這些本該坐在教室裡讀書的孩子因為無事可做,有的孩子三五成群湊在一起學著大人的樣子打麻將,還動『真格』的,每次打兩毛五的,一天下來輸贏也有二三十元。
隨後,記者來到距離一營最近的大慶湖濱學校。據張校長介紹,他們學校目前有中小學生近800人,該校正在建設當中,建成後能夠容納學生1800人左右。對於不接收附近農民工子女的問題,張校長說,政府已經撥款給指定的中小學,就是為了解決這部分人子女上學難的問題,規定凡是薩爾圖區流動人口的子女都到指定的學校讀書,所以,他們只能按政策辦事。
記者又來到薩爾圖區教育局,據普職辦的呂主任介紹,為了照顧農民工子女入學,政府撥款給十二中和東新三小,指定這兩所學校為薩爾圖區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的學校。一營地區大部分為外來務工人員,有一些人是承包大棚的住戶。考慮到要照顧大棚,去年剛開學時,政府已經給一部分承包大棚的業戶解決了子女的入學問題,讓這部分業戶的子女進入湖濱學校讀書。現在還有一部分人的子女沒有解決,是因為他們的大棚都是轉包的,或是在外的打工人員,那只有到政府指定的借讀學校,沒有其他辦法。
呂主任稱,十二中有接送學生的大客車,可能因為一營那的學生較少,就沒有設站,如果學生多了,應該可以設一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