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6日電 開春,正是多種疾病高發的季節,記者走訪發現哈爾濱市多家大醫院內已經人滿為患,然而一些區級醫院卻因為收款處不知B超多少錢、用他人醫保卡可做CT等問題讓患者有些擔心。
收款處不知B超價錢
14日下午,記者來到哈市第七醫院就診。剛到七院門前,記者注意到該院門診大樓上的哈爾濱市第七醫院的牌子缺少了『院』字,上面的紅十字也變成了白色的。記者進入大廳後,導診臺前沒有人,掛號後,記者詢問,頸椎不舒服,應該看哪個科,醫務人員告訴記者去骨科。在記者拿著處方交款時,一位中年婦女擠上前,問收款人員做個B超多少錢,只聽到裡面冷冷地回答:『不知道。』
14日、19日,記者兩次到哈市第八醫院就診,記者發現在該醫院的收款處、CT室內都有醫務人員在抽煙,而大廳內的牆壁上張貼著『禁止吸煙』的標志。交款時,記者遇到了醫保卡聯網極慢的現象,等候了六七分鍾纔刷上卡,而有的患者則是先交款,去看病然後再來取收據。記者詢問,為什麼醫保刷卡這麼慢,醫務人員稱,這是經常的事情。
22日上午,記者在哈市第九醫院就診時,遇到了交款難的問題,兩個收款窗口空著一個,另一個則在玻璃上貼著『腸道患者專用』的字條,個別患者等得著急回頭問導診人員,導診員不耐煩地說,『那不收著呢嗎?』
治療手冊內一片空白
21日,省醫院醫生告訴記者得了病毒性感冒,可以多喝開水、吃點雙黃連或是板藍根衝劑緩解,不用吃抗生素藥物,也不用打點滴。
但是記者在第九醫院就診時,門診醫生問了一下記者的癥狀後,用聽診器聽了聽,然後說,先去做一個血常規化驗,可以打打點滴。
記者在哈爾濱市第七醫院骨科求診頸椎病時,醫生詢問了一下記者的癥狀,用手按在記者的頸椎部位檢查一番,然後告訴記者這是職業病,需要進行理療,如果沒有時間,可以用一些外用和內服的藥,隨後給記者開出了藏紅花油、虎力散膠囊和戴芬3種藥,但卻沒有詢問記者的名字、年齡,也沒有在病歷本上寫下任何一個字。
用他人醫保卡做CT
14日下午,記者到哈市第八醫院就診。記者以頸椎不適為由要求醫生看看,簡單詢問後,醫生告訴記者去做個頸部CT,記者以180元太貴為由拒絕,醫生說可以用醫保卡。記者問可否使用別人的醫保卡,醫生稱,可以,但叮囑不能聲張。
19日,記者再次來到八院找到這位醫生,表示借到了醫保卡,醫生隨即開出處方,讓記者去交錢。
記者查詢2006年施行的《哈爾濱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規定,定點醫療機構不准收治冒名頂替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