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奶牛單產單產從3.5噸提高到5.3噸 大慶市奶牛以質取勝
2007-03-27 10:47:3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7日電 乾草加涼水,單產不到3噸,就是個『白吃飽』。如今,大慶市養奶牛的農民都認這個理兒。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農民全忠新養了20年奶牛,從前,3噸多的單產,剩不下幾個錢。去年,他家的13頭奶牛全喂青貯,單產提高到6噸,在飼料漲價的情況下,不但沒賠錢,還淨賺了4萬多塊。他興奮地說:『是科技成就了我們這些養牛人!』

  過去,大慶畜牧業只盯著數量擴張,一直沒乾出啥名堂。2002年,該市提出了以奶牛為重點的數量質量並重新思路,確立了質量效益型奶業的發展方向。該市畜牧局副局長徐愛國說,全市草原的產草量在80萬噸左右,而實際需求在200萬噸以上,大部分得外購。因此,今後奶牛生產必須依靠科技,從質量、效益上下功夫,否則,不僅農民掙不到錢,還破壞了生態環境。

  近年來,大慶市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在全國地市一級率先成立了家畜良種繁育中心、畜禽疫病監測中心。他們不僅為17.6萬頭良種奶牛建立了檔案,避免了近親繁殖,還常年對口蹄疫等抗體效價進行監測,免費提供疫苗,基本做到了奶牛疫病防治不出村。

  與此同時,該市還徹底整頓了奶牛凍精市場,從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引進特一級凍精,並成功運用胚胎移植、性控等技術,加快了品種改良的進程。如今,這裡的奶牛100%實現了選種選配、優種優配,母犢率明顯提高。

  為優化牛羊種群,該市從澳大利亞先後引進良種奶牛7272頭。在讓胡路區的慶新奶牛小區,540多頭澳牛已成為這裡的主力軍。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這裡的奶牛采用散欄式飼養,吃的是營養豐富的TMR全混合飼料,戴的是記錄奶牛產能的ID識別器,聽的是古琴曲《高山流水》……一年下來,核心牛群的單產高達7.4噸,鮮奶早就被加工企業盯上了。

  嘗到科學喂養『甜頭』的不止慶新小區。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畜牧局局長梁貴平說,這兩年,我們縣單產在4噸以下的奶牛都淘汰了,日糧結構正在向青、粗、精、微合理搭配的多元飼料結構轉變,農民的熱情空前高漲,都拿出最好的地種青貯飼料,全縣的種植面積已達20萬畝,佔全市的四分之一,湧現出了南陽村等一批發展現代奶業的典型。

  靠品質驅動,用科技護航。如今,該市奶牛單產已由2000年的3.5噸提高到現在的5.3噸,高出全省平均值0.5噸,個別奶牛甚至達到了9噸、10噸。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