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8日電 日前,哈爾濱市婦產科專家再次為孕婦生殖健康與優生敲響警鍾,孕婦被動吸煙不僅影響到嬰兒的存活率、出生體重,還可能損害孩子成年後的生育能力,並使其更容易受到各種疾病包括癌癥的侵擾。專家呼吁,政府要更為關注公共場所,包括工作場所的環境安全,還孕產婦一個潔淨的空間,減少她們被動吸煙幾率。
哈醫大附屬四院婦產科接收了一名孕婦,產後新生兒十分瘦小,且發育不良,經詳細詢問孕前期及孕期生活史後得知,因該孕婦丈夫未能在妻子孕期控制吸煙,導致該孕婦每天大量被動吸煙。專家初步確診,被動吸煙是導致該孕婦早產和新生兒發育不良的主要原因。
哈醫大附屬四院產科主任朱莉介紹,在胎兒時期形成的基因變異對人體所造成的傷害是一輩子的,孕婦被動吸煙與主動吸煙的後果一樣,均可構成對胎兒的危害,增加出生缺陷之危險性。因為有毒物質隨著煙霧被吸收到母體血液中,使母體內的血氧含量降低,胎盤中的血氧含量也隨之減少,胎兒由於缺氧,會造成生長發育遲緩。此外,調查表明吸煙孕產婦比不吸煙孕婦較容易發生流產、早產和死胎,低體重兒等。婦女懷孕期間吸煙可能會影響孩子成年後的生育能力,並容易受到各種疾病包括癌癥的侵擾。
哈醫大附屬四院婦產科專家朱莉認為,政府應關注公共場所,包括工作場所的環境安全,從而實現孕婦的生殖健康與優生。同時她提醒,想做媽媽的女性一定要做好婚檢和孕檢;煙民們特別是那些准爸爸們務必積極主動戒煙。孕婦不僅要遠離煙霧區,在家中也應注意經常開窗通氣,要求丈夫控煙。
新聞鏈接
在我國,被動吸煙的現象相當普遍。早在1996年,全國吸煙流行病學研究就顯示,有57%的15歲以上女性和60%以上的育齡婦女每天都在被動吸煙。在被動吸煙婦女中,71%是在家裡,25%在工作場所,33%在公共場所被動吸煙。在一些特殊行業,如在餐廳、酒吧、網吧等工作的女性,幾乎100%在工作場所被動吸煙。
不孕研究顯示,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量和殺滅精子的作用,每天吸煙30支,精子存活率僅為49%,死亡率為51%。丈夫吸煙可使妻子受孕的可能性減少一半;被動吸煙還會損害精子,並將這種損害遺傳給自己的子女。美國在對1.5萬名兒童進行調查後發現,父母每天吸煙超過20支,其子女發生兔脣、心髒瓣膜病或尿道狹窄等先天性缺陷的危險,比不吸煙父母所生的子女多將近50%,其中多數是父親吸煙造成的。孕婦被動吸煙還會使胎兒血液中鋅含量減少,可能影響胎兒腦部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