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女真譜評》演繹金源文化傳奇
2007-04-02 11:28:5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李 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日電 用生動鮮活的口語敘述一個民族從誕生到崛起,再到壯大的過程,《女真譜評》百年來經過幾代藝人的口頭傳授,已成為一部女真族的民間文學。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作為《女真譜評》的重要傳承人馬亞川老人已於幾年前辭世,這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瀕臨失傳境地。有關專家呼吁,盡快制定相關措施,在搜集散失的《女真譜評》基礎上,靜動態結合加以保護。

  據悉,《女真譜評》是一位未第秀纔將民間流傳的女真奇聞軼話整理編輯後,用黃表紙抄錄,當時名為《譜評》,年代已不可考。後經多次傳抄,名之《女真譜評》。黑龍江省著名滿族民間故事家馬亞川10歲那年,外祖父趙煥將《女真譜評》交給他珍藏。因一些客觀原因,後來散失。但馬亞川憑著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又將《女真譜評》陸續整理出一部分。故事從女真族傳說中的始祖九天女與漁郎成婚、繁衍後裔講起,一直講到完顏阿骨打的勃興、遼金大戰、金朝鼎盛和衰落,是一部由女真族後人用心記憶、以口傳承的女真社會興衰史。

  據中國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哈師大中文系主任郭崇林介紹,與傳統正史不同的是,《女真譜評》是從民眾的視角,來展現一個民族發展壯大的歷程。傳說故事描繪當時所發生的事件,大到民族戰爭,小到百姓的衣食住行。《女真譜評》中記錄的人物,性格鮮明,語言朴實生動。對完顏女真族的起源、興起和原始民俗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在《女真譜評》中更難能可貴的是滲透著從漁獵文化向農耕文化的過渡,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轉型,是東北亞地區鮮明的文化標志。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對於《女真譜評》的保護,將從動靜兩方面采取相應措施,將在滿族居民相對集中的區域內,進一步尋找那些還掌握散失的《女真譜評》的傳承人,搜集整理散失在民間的資料,利用一些科學技術手段,盡快制作有關影像資料。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