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現場。
前來植樹的市民。
夕陽紅老人在植樹。
王承旺 攝
東北網4月2日電 『清明』不僅是祭掃的時節,也是反思感懷的時節。1日,由生活報與哈市殯葬管理所、黑龍江省乾坤園公墓共同倡導開展的『植樹祭故人』活動伴著初春小雨正式啟動。來自全省各地的100名祭掃者,在哈爾濱皇山公墓親手植下了寄托希望的『憶故樹』,將對故人無盡的思念寄托在青松翠柏中。用沒有煙熏火燎的方式,迎接清明節的到來。
種下一個心願
9時30分許,『文明祭掃過清明』的通勤車如約來到了皇山公墓。在一片開闊地上,參加『植樹祭故人』活動的100名讀者開始挖坑、填土、澆水,親手植下松柏樹,祭奠故人。
50歲的市民李南一直默不作聲地植著樹。她一個人將一棵一米多高的松樹移進樹坑,填滿土後,提著一桶水給樹澆水。植過樹後,在寄語留言牌上寫上『愛你的人』幾個字。然後,默默地注視著這棵樹和那塊寄語留言牌。從她的寄語中,記者似乎聽到了她內心的話語。李南告訴記者,丈夫去世多年,但是自己對丈夫的愛還在。希望栽種的這棵松樹能夠承載著自己對他的思念和牽掛,希望親手栽種的這棵松樹常青,她對丈夫的情感永存。
10歲男孩體驗文明祭掃
於女士去年就參加了本報組織的『植樹祭故人』活動,今年得知本報又一次組織讀者參與時,便早早地報名參加該活動。同時,當在哈爾濱師范附小讀四年級的兒子得知有『植樹祭故人』的活動後,也央求著母親帶他同往。
在栽種現場,於女士領著兒子填土、澆水。但是她的兒子一定要自己完成栽種任務。於是,他獨自一人打水、澆灌、培土。他興奮地說:『我來這裡是要祭奠自己的姥姥。我不知道祭掃都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但是我討厭燒紙。而且老師講過,植樹可以淨化空氣,美化環境,所以我喜歡植樹。植下的樹還能夠伴著我一起成長,就好像姥姥看著我一天天長大一樣。這次植樹對我是意義非凡的,所以一點也不覺得累。』植樹過後,小家伙還央求著媽媽和他在樹前合影留念。
老人帶頭『植樹祭故人』
70歲的范迎春老人在女兒楊曉民的攙扶下也趕來參加這次『植樹祭故人』活動。范迎春說:『其實,一直就想用一種文明的方式來替代燒紙祭掃,只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沒能找到更好、更合適的方式。知道生活報要舉辦「植樹祭故人」活動後,大家都覺得這是一件好事,覺得有必要參加。』楊曉民告訴記者:『母親知道生活報要開展這項植樹祭故人活動後,一定要我替她報名,起初我們也擔心她的身體受不了,但是她非常堅決,一定要參加,所以只能帶她來了。』范迎春說,自己這麼大把年紀了,世上的事已經看懂了許多。燒紙根本就是給別人看的,除了污染環境外,別的什麼用都沒有。她不知道自己今後能夠給兒女們留下些什麼,但如果連生存的環境都沒有給他們留下,那她這個做母親的豈不是太自私了嗎?她希望將這樣的活動傳播給更多的人,讓他們都告別燒紙祭奠的民俗。
昔日『憶故樹』如今正豐茂
郝國利和陶曄已經是第三次參加『植樹祭故人』活動了。同樣帶著對故人的緬懷之情,他們夫妻二人一同植下了一棵松柏樹。
據郝國利介紹,他的岳父、岳母均是老林業工作者,在七八年前相繼去世。老人生前就曾對他們說過,等兩人去世後,種棵樹來祭奠他們。看到生活報推出『文明祭掃過清明』活動中有『植樹祭故人』一項,夫妻倆在第一時間就報了名。陶曄說,去年他們栽種了一棵樹,剛纔他們找到了那棵寄予他們對已故老人思念的樹。郝國利站在這棵樹前說:『那時,這棵樹還不足一人高,現在不但長高了,而且枝葉更茂盛了,生命力更強了。』
省城勁吹文明祭掃新風
昔日,每逢『祭日』期間,冰城的大街小巷到處是燒紙的景象,不僅對哈爾濱環境造成了污染,而且也給市容市貌帶來了不良的影響,與建設文明和諧的城鄉環境極不相稱。從3月末至清明節前後,哈市7個墓區及殯儀館會迎來祭掃高峰。據哈市殯葬管理部門統計,今年清明節期間,哈市將有70萬至100萬市民參加清明祭掃。
哈市殯葬管理所所長潘成植介紹,過去,每逢『祭日』,一些居民居住地紙錢燒得漫天飛。不僅環境污染的程度令人懮慮,因為燒紙錢引發的火災事故也時有發生,更為城市增添了不和諧的音符。現在不同了,隨著政府行為的介入,尤其是文明意識潛移默化地影響,許多人擯除了舊有的祭祀方式,用現代文明的祭祀方式寄托對故人的哀思,應該說這是社會的一大進步。
更多人接受文明祭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擯棄燒紙舊俗,改為更文明的祭掃方式。哈市民政局副局長郭景瀚表示,生活報和哈市殯葬管理所連續多年舉辦『文明祭掃過清明』系列活動,已經收到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從今年的『植樹祭故人』活動可以看出,如今參加這樣活動的人數在增多。
郭景瀚說,今年清明節文明祭掃程度總體情況好於去年,有60%到70%的人可以接受鮮花祭掃、植樹祭掃的方式,文明祭祀成果得以鞏固擴大,文明祭祀活動深入推進。但破除封建迷信,告別陋習,文明祭掃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市民文明祭祀的自覺性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文明祭祀的方式還需要創新和完善,祭祀文化還需要人們進一步理解和認識。類似的文明祭掃活動還應該繼續進行下去,深入到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