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3日電 2日,是家住哈爾濱市呼蘭區20歲的『大男孩』謝志龍到孟家鄉小學報到的第三天,時隔11年後重新背起書包,讓病危中的謝志龍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也圓了他一個遲到多年的夢。
今年20歲的謝志龍家住呼蘭區孟家鄉。他9歲上小學2年級時,父親謝維軍發現孩子經常半夜流鼻血,而且流血後總是止不住,醫生確診他患的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為了能盡早治療,謝志龍被迫輟學,跟著父母到全國各大醫院就診。謝家花盡了家中所有積蓄,還欠下10多萬元債務。謝維軍和妻子商量後,把房子變賣租借了一處臨時住所,倆人靠打零工一個月的收入還不到千元,而給謝志龍輸一次血就要千餘元。隨著謝志龍病情的加重,輸血的期限也由過去的半年縮到兩個月、一個月。醫生說,如果停止輸血,謝志龍隨時都會有病危的可能。即使這樣,謝志龍仍念念不忘想要上學。
昨天,記者在呼蘭區孟家鄉小學看到了正在6年級上課的謝志龍,重新回到課堂,讓他對學校的一草一木都備感新鮮;班級裡突然冒出一個年齡差了八九歲的大個子同學,學生們也感到好奇,但都非常友好。因個頭最高,謝志龍坐在教室最後一排,他告訴記者,上一堂課要40多分鍾,讓他多少有些坐不住板凳。
班主任吳東麗老師說,謝志龍從小學2年級開始輟學,已經有11年沒接觸課本,而且這兩個年級跨度大,課程斷檔銜接不上,她將為謝志龍開小灶補習課程。吳老師說,謝志龍搬家前就住在孟家鄉,上課時她常看到謝志龍跑到學校,趴在窗臺上看同學上課,一個重病的孩子仍有如此強烈的求知欲望,讓她的心靈受到震撼。
給謝志龍辦入學手續幾乎是一路綠燈。據呼蘭區教育局基礎二科葉生奎老師講,按正常程序,小學校接收的是適齡兒童。謝志龍情況比較特殊,為了讓他盡早回到校園,教育部門特事特辦,上學期間,謝志龍還可繼續享受到義務教育階段的免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