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5日電 哈爾濱市道裡區農林水務局日前公布,今年道裡區農民主動調整種地思路,改向『菜籃子』使勁。備耕生產最新統計顯示,菜類種植面積首次達到10萬畝。農民育種的2700萬株菜苗全部破土見綠,近郊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已經形成。
『種糧不如種草,種草不如種菜』,這一說法在道裡區5個鄉鎮農民中形成共識。近兩年,農民種的玉米一直賣不上價,減去種子、化肥、農藥等成本,農民連工錢都掙不回來,很多農民改種牧草,由於奶價持續走低,牧草賣不出去,很多農民算來算去還是種菜有出路。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農民們籌措資金5000多萬元,抓住春季回暖早的有利時機,提前育種黃瓜、豆角、番茄、生菜、青椒等棚室菜苗2700萬株,大部分黃瓜已長出2個葉,番茄長出7個葉,預計第一茬菜將於4月采摘上市。大地菜年供應量將達1.9億公斤,是哈市近郊最大的『菜籃子』。
為保證農民10萬畝菜田豐產豐收,道裡區提前做好准備,組織人力對525眼農灌機井進行檢修,准備了1016臺小型運水車,柴油2324噸,爭取讓農民有個好收成。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