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7日電 年年歲歲路翻漿,歲歲年年修補忙。截至今日,哈爾濱市2043條道路中已有136條存在翻漿現象,面積達5.04萬平方米。時下,道路凍土只融化了30厘米深,不具備大修條件,城管道橋部門先對翻漿路采取簡易維修保證道路暢通的臨時應對辦法,等到本月下旬道路凍土完全融化,再采取發現一處、修復一處的辦法徹底修復翻漿道路,確保百姓出行和行車順暢。
質量差是道路翻漿主因
城管道橋部門負責人表示,春季道路翻漿的基本原因是春季路面表層開始反復融化,含水量增大,而深層還在冰凍,水分無法下滲,使得路面基礎強度降低。經車輛反復碾軋,路面出現碎裂、脫皮、翻漿,待到春融結束後,道路翻漿現象會自然消失。
同時,哈市大部分道路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設的,道路荷載是依據車型和標准軸載及軸載換算(4噸至7噸)設計的,設計年限為8年至15年,結構多為白灰土基礎。隨著上世紀90年代後期交通事業的迅猛發展,車輛荷載從10噸、20噸到30噸,集裝箱車輛甚至達到60噸以上,已經嚴重超過現有道路設計荷載和承受能力,道路超負荷使用,導致使用年限縮短。由於城市道路公交事業的發展和交通流量的增長,大量重載車和公交車輛分流到荷載等級低的三、四類街路,加劇了道路的破損。
簡易維修先保人車通行
市民質疑修補翻漿路為啥先鋪磚墊土,而不是一次性修好?城管道橋部門負責人解釋說,由於哈市道路是瀝青混凝土路面,春融期間氣溫低,道路基礎還處於冰凍期,因此,瀝青混凝土不能與道路基礎結合,還不具備維修條件。因此,哈市每年道路維修養護施工期從4月中下旬開始。而為了在春季道路翻漿期間保證道路基本暢通,所以采取了翻漿路面融化一層,就簡易修復一層的方法。
截至目前,哈市城管局道橋處已經對紅軍街、石頭道街、兆麟街、站前廣場、南極橋、內環西路等27條(段)主乾道路和23座市政橋梁翻漿路面進行了簡易修復。各區城管部門已經對建國街、安國街、宏圖路、大方裡街、護軍街、宣德街、燎原街、宣慶街、健康路、大慶副路、果園街、建文街、建文三道街、漢水路、華山路等33條(段)翻漿路面進行了簡易修復。
簡易修補同樣保證質量
道路翻漿、大坑滿道、泥濘不堪、塵土飛揚……如何保證簡易修復的質量?城管道橋部門負責人表示,2月中旬,城管局下發了《關於2007年城市道路春季維修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區道路維修養護部門,全面啟動春季道路翻漿維修工程。從2月20日起,市、區道路橋梁巡視管理人員全部上崗巡視,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處理、及時維修。從2月25日紅博地下通道出口與中山路路段路面翻漿開始,市、區道路維修養護部門開始進行道路翻漿的簡易維修,做到翻漿一處,簡易修復一處。
今年在翻漿路面簡易修復施工中,將道路維修養護的切割修復工藝用於春季翻漿路面的簡易修復,使簡易修復後的路面平整。哈市道橋處在簡易修復的材料上對重點地區主乾路引進和采用冷鋪瀝青混凝土。對主、次乾路和重點地區的翻漿路面一律采取切割幾何圖形,采用方石、承重方磚、塊石等材料進行簡易修復。其他地區、支路以下的翻漿路面根據翻漿情況,采用方石、承重方磚進行簡易修復,也有的采用爐灰、白灰、黃土拌合料進行填平,灑水壓實,並設專人進行監管,及時清掃散落拌合料,保持路面清潔。
5月末翻漿路全部修復
在道路翻漿和道路維修施工中,既要保證正常道路維修養護,又要保證道路的基本暢通,道橋維修人員在主次乾道避開交通高峰,采取早晨施工和夜間施工的方式,其他道路采取早出工、晚收工的方式,加快維修進度。
記者了解到,面對翻漿路不斷出現的現狀,哈市城管局要求,密切監控道路翻漿的日常巡視,重點中心地區每天巡視兩個周期,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反饋、及時處理、及時維修。
從4月中下旬開始,根據氣候變化情況確定具體維修時間後,按照城市道路維修養護技術標准,到5月30日,對翻漿和破損路面進行全面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