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來自民間的文藝記憶(四):『記憶』中的『馬大哈』
2007-04-10 20:39:17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馬大哈』和多年好友程煜

  東北網4月10日電題:來自民間的文藝記憶(四):『記憶』中的『馬大哈』

  記者孫曉銳

  在一個標題用上了兩個引號,似乎不太合乎行文規則,有嘩眾取寵之嫌。為『記憶』為加上引號只因這份印象由遠及近;『馬大哈』這個詞匯來源於相聲大師馬三立先生的經典相聲段子《買猴子》,上世紀五十年代曾風靡全國。故事說一位乾部叫『馬大哈』,不負責任馬虎出名。三十年後,一部同名消防安全電視小品在哈爾濱熱播,『下次可得注意了』一度成為哈爾濱人的流行語,比起如今惡俗的『粉絲』、『草根』要朴實得多。

  道裡偏臉子走出來的苦孩子

  道裡偏臉子曾經出過兩個名人,一個是梁曉聲,另一個是『馬大哈』馬馬虎虎、大大咧咧、嬉嬉哈哈,因為他的綽號和現實生活中的他正相吻合,所以人們稱他為『馬大哈』。『馬大哈』者,馬偉國也。

  馬偉國小人物出身,打小家住道裡通達街附近偏臉子。馬偉國出生在哈爾濱市道裡偏臉子一個平凡的教師家庭,他出生的那個冬天,日本人安藤百福發明了風靡世界的方便面。不過,這個家裡排行最小的孩子,並沒有方便面那樣的好運氣,他也和你苦出身的鄰居伙伴一樣,在成長的道路上默默地櫛風沐雨。初中畢業以後,馬偉國就踏上了社會,用他自己的話形容,『鑽過下水道,抹過灰兒,賣過燒餅,掂過大勺,也和牛羊下水什麼的打過交道』,那段經歷正是他藝術風格裡強烈平民意識的生活底蘊,這也是他甚至能夠變為活商標『馬大哈』的源泉所在。

『馬大哈』說快板

  馬偉國引以為憾的是沒有趕上上山下鄉,一畢業就為生活奔波,當臨時工,鑽下水道,最後在新陽飯店落下腳當上了國營職工,打燒餅掂大勺。也正是從那時候起,馬偉國對藝術產生了『愛情』,有事沒事總往工人文化宮跑,唱樣板戲,說快板書。正兒巴經地往舞臺一站,亮出真功夫,臺下保准掌聲不斷。每當這時,馬偉國心裡甭提有多美了!

  27歲那年,馬偉國一狠心,一咬牙,當兵進了消防文工團,為的是可以沾上藝術的邊兒。告別新陽飯店時,經理含著眼淚送他,感慨地說:『偉國太不懂事了,非去當一個月6塊錢的火頭兵,在飯店再乾兩年就能熬上特一級廚師了。』

  1989年,馬偉國和朋友們用4000元拍了14集電視喜劇小品《馬大哈外傳》,通過馬大哈這個特定人物在生活中的奇遇,辛辣地諷刺了忽視防火安全的行為,揭示了由此給個人和家庭帶來的危害。這部劇播出後反響較為強烈,人們記住了這位粗心大意者的狼狽相,也記住了那句經典臺詞:『下回可得注意了!』『馬大哈』從此成了馬偉國的代稱深入千家萬戶。其原來在漢語言中的本意反而淡漠了,這個多少帶有尷尬色彩的語匯,被他演繹成為最具有傳奇色彩的都市神話。難怪著名相聲演員馬季觀罷此劇後也書贈他一幀條幅:『思飄雲霧外,詩人圖畫中』。黑龍江影視家協會秘書長趙光遠說,1987年拍攝的《馬大哈外傳》是我國最早的電視情景劇。

  35年磨一劍捧回快板書全國最高獎

  『馬大哈』獲獎了!在全國山東快書、快板書大賽中,2002年他的快板書《壯麗中華》得了中國快板快書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當時那情形,真叫『藝驚四座』。三代國家領導人的三段講話,他模仿得惟妙惟肖。給他頒獎時,專家們說,他這口齒和表演,沒個20年的工夫下不來,其實是說少了,他應該是35年磨一劍。人盡樂道的『馬大哈』的真實身份竟然是快板書演員,以致於這次獲獎後,總有人驚訝地問:『你還會說快板書呀?』馬大哈只有苦笑:不瞞您說,我都說了35年了。

《車間主任》劇照

  影視劇演繹悲喜人生

  他還主演了《黑嫂》《生活沒有承諾》《車間主任》《滴血年華》《百姓記者》《禿禿發型》《一個科學家的24小時》《愛情為你遮風雨》《世紀鍾聲》《泯滅》《小鬼小小》《好人好官》〈家事如天〉等20多部電影電視劇。今年話劇百年,他又琢磨著整個話劇玩玩。在即將來哈拍攝的紅色經典電視劇《夜幕下的哈爾濱》中,制片人和導演都邀請他扮演一個角色,他跟我說,最想演當年已故著名表演藝術家趙文欣老師在話劇中扮演的漢奸特務秦德力。空前絕後呀!

《黑嫂》劇照
《幸存者》劇照

  馬大哈有個習慣,願意第一。演電視喜劇,他一夜成名;說快板書,他拿了省曲藝團第一個全國最高獎;哪裡有演出,哪裡需要主持,他價兒都不問,就第一個衝上去。所以現在,他成了黑土地上的名人中曝光率最高的一個,忙的時候,每天都趕幾個場子。有首歌詞為他定身度做的歌說的就是生活中的馬偉國:『不充楞不巴瞎,小孩跟前不裝大;沒走板沒出岔,一不留神成了馬大哈……』

責任編輯: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