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1日電題:女紀委書記曹文華特別報道(下):查案辦案二三事
記者杜麗華
『反腐敗,查案件,是紀委書記的天職!』這是曹文華常說的一句話。
在漠河這樣一個只有3萬人口的小地方,查辦案件涉及的對象,基本都是熟人、朋友甚至是親戚,而曹文華又是當地成長起來的乾部。經常是案子還沒有開始查,人情網就纏了過來。面對幾十年相處的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要做到鐵面無私、六親不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997年9月,經過群眾推薦、組織考核,曹文華走馬上任,成為漠河縣歷史上第一任女紀委書記。此前,她已經當了4年紀委副書記,查了4年案子。
有一位女乾部原本同曹文華關系不錯,因為群眾一直有反映,在縣委調整乾部時,曹文華堅持原則,提出了不同意見,因而影響了對這名女乾部的使用。這位女乾部從此與曹文華反目成仇,利用各種場合對她進行詆毀、謾罵,這一罵就是4年。
2004年,有個乾部因為受到查處,影響了昇官,惱羞成怒,匿名在縣裡各重要路口給曹文華張貼小字報,編造了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對曹文華進行誹謗陷害。當知道小字報中那些無中生有的事和骯髒惡毒的話時,曹文華非常震驚、氣憤。但令曹文華欣慰的是,那些小字報只要一出現很快就被撕掉了。她不知道是誰撕掉的,但從中她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安慰和鼓舞,感受到了一種信任的力量。
有一天下班的路上,一個女乾部從後面一下抱住了她,俯在她耳邊親切地說:『大姐,你受委屈了,你可一定要挺住啊!』一句被姐妹理解安慰的話,頓時讓她熱淚盈眶。小字報這件事對曹文華觸動很大,感觸也很深,她想,紀檢乾部查辦案件得罪了一些人,但只要做到秉公執紀、光明磊落,正派為人、踏實做事,就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認可。
紀委書記的職責決定了她面對那些違紀違法者,必須堅持原則,不徇私情,敢於碰硬。在任紀委書記期間,全縣有114名的副科級以上乾部受到處分。其中,有她過去的同事,有當年一起睡帳篷、喝雪水過來的老伙計,有老朋友的孩子,還有她在漠河唯一當乾部的親戚。曹文華說,每一次查案件感到最難的不是案情的復雜,也不是當事人的狡詐,而是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和自己內心激烈的矛盾衝突。幾十年的朋友一下子就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得罪的決不僅僅是一個人,還有被查人的一家老少和他們的三親六故。
曹文華在紀委書記的崗位上乾了9年,先後查處各類違紀案件202起,收繳違紀資金161.4萬元,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392萬餘元。在反腐敗這個沒有硝煙但卻充滿誘惑、沒有鐵絲網但卻布滿了人情網的特殊『戰場』上,曹文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