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菜鳥基民』排長隊買基金
2007-04-11 12:23:5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1日電  10日,上投摩根內需動力股票型基金在全國限額發售,募集限額資金100億。該基金在哈爾濱一開始銷售就吸引了大量購買者,盡管一些市民對基金一無所知,但卻沒有阻擋其購買的熱情。經濟專家提醒,如此一哄而上的投資理財需謹慎,作為『基民』必須有風險防范意識。

   市民排長隊買基金

    8時30分,記者在長江路與華山路交叉口的建設銀行哈爾濱農墾支行個人理財中心看到,交易大廳裡擠滿了等待購買基金的人,有的人正翻看著基金宣傳單,有的人正向大廳的工作人員諮詢。在嵩山路33號招商銀行的營業大廳裡,准備購買基金的人圍在一起,議論著基金的情況。在嵩山路31號的建行營業廳裡,購買基金的市民在八九個窗口前都排起了長隊,幾個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不時地維持秩序。在工商銀行開發區營業廳,一些准備購買基金的人在座位上等候,神情十分焦急,不停地詢問工作人員『什麼時候可以購買基金』。

  9時30分,基金交易正式開始,建設銀行哈爾濱農墾支行營業廳裡,購買基金的市民湧向辦理窗口。由於購買者太多,該營業廳將電子匯劃、結算、匯票窗口,以及用來諮詢的大堂經理服務臺改成了基金銷售窗口,基金銷售窗口由原來的8個增加到了13個,但每個窗口前還是排起了長龍。工作人員不時地勸阻說:『下午也可以購買基金。』但沒有人離開。據該營業廳的大堂經理鄭顯光介紹,市民購買基金的熱情非常高漲。去年發行新基金時,該營業廳每天大約賣出數百萬元,而今年每天最高可達1000萬元到2000萬元左右。

  拿母親養老錢炒基金

    在建行哈爾濱農墾支行營業廳,在華泰證券公司工作的李女士說,她以前只買股票,現在看到身邊的很多朋友買基金賺到了錢,也來湊湊熱鬧。李女士講,像她一樣,由股民變成『基民』的不在少數,她認識的很多股民現在都成了『基民』。

  『我這些錢的利息是多少呀?』在嵩山路31號的建行營業廳裡,一位操著外地口音的張先生不停地向工作人員討教。這位張先生竟然把買基金當成了銀行存款。作為新『基民』的他拿著了幾張銀行卡准備購買基金。他說,聽說朋友買基金掙了大錢,他也想試試。

  『基金肯定賠不了,都是一些經濟專家幫著炒股,肯定沒問題。』在工商銀行開發區營業廳裡,一位中年男子在購買完基金後,滔滔不絕地跟周圍的人講起基金。據他講,他前面的兩個女士一個買了10萬元的,一個買了20萬元的。他是把他母親的養老錢拿來炒基金的,雖然對基金並不了解,但他相信肯定能收益。在幾家營業廳裡,記者先後詢問了近20位購買基金的市民,對於基金不完全了解的人中有14人。

  專家:『基民』須謹慎投資

    『投資理財應該理性,不可盲目!』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趙德海教授認為,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手中的閑錢逐漸多了起來,很多人都准備進行投資。炒股、買基金也成了廣大市民熱烈追捧的理財方式,但是股市隨著市場的瞬息萬變而漲漲跌跌,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一些投資者片面地認為購買基金的風險相對較小或者沒有風險,這主要是由於一些專業人士在操作,相對於股票而言,可能更加穩妥。其實這是不對的,無論是否是專業人士在操作基金,都確確實實地存在風險。目前購買基金的投資者有一種盲目從眾心理,這是十分不理智的表現。基金的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投資者應該謹慎對待。□本報首席記者陳日君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