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1日電 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宣傳日』,據黑龍江省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魏亞芬介紹,發現早期癥狀及時就診、保持良好的心態是防控帕金森病的重點。目前有近八成的帕金森患者未及時就診,而且帕金森病的發病率有年輕化的趨勢。
據介紹,目前我國有170萬人患病,其中55歲以上的人群中每100人就有1個帕金森病人,專家估計我國每年有近10萬人成為新發的帕金森病患者,但帕金森病患者的就診率非常低。
專家們表示,帕金森病若不及時就診,會導致癥狀惡化。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一項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四個城市的1033例患者的隨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5%的患者是在癥狀已影響到生活後纔去就診的。78%的被訪患者表示,在沒就診前並沒有意識到已經患帕金森病。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55歲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數明顯增加。專家強調要及早發現,如果中青年人發現自己手腳變得沈重不聽話,從座位站起異常困難,跑步時邁不開雙腿等早期癥狀時,應該馬上到醫院神經科就診。
另外,專家指出帕金森病患者不僅存在就診『遲到』的現象,還缺乏相應的知識:有兩成患者出現過自行停藥或隨意增減藥量,大部分患者不太了解如何鍛煉,更不清楚自我心理調節的重要性和相關方法。專家表示,帕金森病治療要身心並重,家人應鼓勵患者積極參加一些體育鍛煉。
鏈接
帕金森病又稱為震顫麻痺,是—種影響患者活動能力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疾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以上的人群,美國APDA稱年齡小於40歲便開始患病者為年輕的帕金森病患者。由英國一位叫做詹姆士·帕金森(JamesParkinson)的醫生於1817年首先描述。本病早期主要表現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強直、行動緩慢、動作起動困難和姿勢異常等。帕金森病常伴有抑郁、焦慮、肢體酸痛不適、便秘、多汗、流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