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電 『有土斯有糧』,土地乃萬物之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然而今天我們身邊的這塊黑土地正在受到農藥、化肥、垃圾侵蝕的威脅。
今年國家將出資10億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查明重點地區土壤污染類型、程度和原因,評估土壤污染風險,確定土壤環境安全等級,篩選並試點示范污染土壤修復技術,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及標准體系。我省也將首次設立土壤樣品庫、數據庫和圖集,或許這將成為我們修復土壤的一個良好開端。
三大元凶污染黑土地
土壤的污染源大致可以分為3類:農業生產污染、工業污染和人畜生活垃圾污染。
王宏燕告訴記者,化肥施用過量會造成土壤養分平衡失調。有研究表明,農田氮肥利用率為1/5,其餘氮肥揮發與反硝化形成硝酸鹽等,導致土壤中硝酸鹽大量積累。有毒磷肥施入土壤中經轉化會形成對植物有毒害的物質,而且磷肥中的重金屬也對植物有害。稀土肥料用量逐年增長,它也會使土壤中的金屬含量增加。而農藥對土壤的危害就更大了。有報道顯示,中國農藥的利用率很低,約有30%殘留在土壤中,這些農藥對土壤中的微生物危害相當嚴重。
大面積推廣使用的農膜也成了新的污染源。據省農業環保監測中心副站長李佔軍介紹,一些幾經轉包的土地,沒人去管農膜回收的事。農膜不易腐爛,混跡於土壤中會影響作物紮根。此外,造紙廠、熱電廠所產生的粉煤灰也會影響土壤的肥力,導致農作物減產。
人畜垃圾的污染量也是相當驚人的。王宏燕教授給記者提供這一組數字:我省大型牲畜存欄為773萬頭,豬1905.4萬頭,羊1532.1萬只。每年產生的糞便總量有1.7億噸,每公頃糞便負荷量達到3.74噸,畜禽糞便的化學需氧量排放達510萬噸,超過了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的排放量。由於處理和貯存能力不足,有近90%的糞便不能得到科學的處理。
觸目驚心黑土地『傷痕累累』
現在備春耕已轟轟烈烈地展開了,我們的黑土地上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記者近日前往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結鎮常勝村實地采訪。在常勝村的公路邊上的一塊地上,記者看到這裡有一條長達十幾米的臭水溝,溝中的水呈黃綠色,水溝就嵌在打著壟的農田裡,水溝邊堆放著很多醫用垃圾。這塊地裡還散落著大片廢棄的農膜,一些農膜的碎屑在空中隨風飄蕩。
隨後記者又沿著公路往前走,路邊出現了一排平房,路的對面就是田地,田地邊上到處都是生活垃圾。記者問在這裡居住的王大娘,平時農民會不會將洗衣水倒入田裡,她說,當然會了,這是常有的事。但是,她不知道,洗衣粉中含有有機磷,而這種物質是造成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元凶之一。
記者從省農業環保監測中心了解到,2003年至2004年的監測結果顯示,我省部分市縣土壤中重金屬鉻超標。而土壤中的有害物質超標,則會引發土地產出各種毒蔬菜和毒糧食。東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生態系博士生導師王宏燕告訴記者,土壤一旦遭到污染後極難恢復,而重金屬污染則是一個不可逆過程。許多有機化學物質的污染,也需要有一個比較長時間的降解過程。
記者查閱資料時還發現,黑土地被污染的速度已達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程度。據調查估算,省內東部某市普查結果顯示,建國初期土壤污染不足百畝,近20多年發展到8萬畝,污染的土壤樣品中汞含量嚴重超標。而一些產糧大縣的調查結果顯示,開墾60至70年的坡耕地黑土層厚度由原來的60至70厘米減少到30厘米,嚴重的變成了『破皮黃』。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污染仍在繼續。
行動起來保衛黑土地
今年國家撥款10億元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此次調查的目的就是要全面、系統、准確掌握全國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狀況,查明重點地區土壤污染類型、程度和原因,評估土壤污染風險,確定土壤環境安全等級,篩選並試點示范污染土壤修復技術,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及標准體系,擬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
據了解,此次土壤調查的重點區域就是基本農田保護區和糧食主產區,東北老工業基地也名列其中。省環保局自然保護處處長李樹魁告訴記者,這次調查的內容包括草原、林地、耕地、未利用土地等,一共將采集3294個樣品。這些樣品要經過重金屬、農藥殘留、有機物、土壤理化性質等22項測試。測試的結果要形成評估報告提交,同時還要首次在省內建立土壤樣品庫、數據庫和圖集。
這樣的調查只是使我們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土地被污染的狀況,但是要保護黑土地,必須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來。
李佔軍的建議是加強行政執法力度,限量使用化肥、農藥。提倡測土配方施肥,有針對性地使用肥料,使土壤達到營養平衡。目前我省共有1.7億畝耕地,能實現測土配方施肥的土地卻只有4000萬畝。此外,還要倡導秸稈還田,我省秸稈產量9000萬噸,其中有近5000萬噸都被白白燃燒了,如果讓這些秸稈還田,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將大大提高。此外,還要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和有機食品種植,人為地降低化肥和農藥使用量。
王宏燕則提出,要充分利用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技術,加大開發重金屬超富集植物力度,引進國外耐重金屬的草本植物,注重研究微生物對降低重金屬毒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