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電 記者從省公安廳召開的新聞通報會上獲悉,4月9日在省中醫研究院發生的群體中毒事件,是一起故意投放危險物質的刑事案件,警方從當日早餐中的大米粥裡檢驗出了氟乙?胺成分(俗稱『鼠藥』),目前已經立案偵查。
4月9日12時40分,香坊公安分局六順街派出所接到省中醫研究院報警,稱該院當日約7時以後,陸續發現近200名醫患及陪護人員出現惡心、嘔吐、頭痛、頭暈等癥狀,疑為中毒反應。省、市、區三級公安機關刑偵、刑事技術等相關警種和部門迅速趕赴現場,開展調查。
經查明,中毒人員共203名,其中住院患者136名,陪護人員62名,醫護人員5名,均在該院食堂吃完早餐後出現中毒癥狀,中毒潛伏期最短為5分鍾,最長為3小時,平均潛伏期為20分鍾。經過對現場提取的嘔吐物、剩餘食物進行檢驗分析,確定早餐中的大米粥中含有氟乙?胺成分(俗稱『鼠藥』)。經查,當日早晨制作大米粥的水有部分來自該院的一個電熱水器。在該熱水器中檢出氟乙?胺。
綜合現場勘驗檢查和調查走訪所獲情況,目前警方確定,4月9日省中醫研究院發生的群體中毒事件,是一起故意投放危險物質的刑事案件,公安機關已經立案偵查。
按照省、市處置該事件領導小組的要求和部署,在公安部、省公安廳的直接指揮下,哈市公安局在案發後立即成立了『2007·4·9』特大投放危險物質案件偵破指揮部,抽調刑偵、刑事技術等相關警種百餘名警力全力開展偵破工作。4月10日,公安部刑偵局有關專家抵達哈市,指導案件偵破工作。目前,偵破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
公安機關呼吁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積極為案件偵破提供線索,同時正告本案的犯罪嫌疑人,盡快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爭取法律的從寬懲處。
另悉,在全力偵破案件的同時,公安機關已組織專項行動對劇毒、放射性、農藥、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存放、銷售、使用情況進行清查整頓,以消除危害公共安全的社會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