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電 昨天,新晚報《要乘客投幣遭鐵錘擊頭》的報道見報後,一些公交車司機紛紛打來電話,反映被乘客無理打罵的經歷,希望他們的遭遇能受到社會關注,得到乘客理解。
昨天,20路車梁隊長列出了近年車隊司機被打的名單:司機季海峰因查出乘客使用假證,被持假證人用鐵鏈打斷鼻梁骨;女司機劉麗萍因驗票,被醉酒乘客打傷面部;司機車延廣因驗票被醉酒乘客糾集兩人打傷;司機劉文光因堵車臨時繞道被乘客打腫眼睛;司機江春海在行駛途中與一轎車同行,該車司機認為他爭道,下來三個人用刀劃傷其虎口肌腱……
梁隊長介紹說,除了這些比較嚴重的事件外,司機幾乎每天都要承受小打小罵。為此車隊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設立委屈獎給幾十元獎金安慰一下司機。
據市公汽總公司下屬各車隊的不完全統計,僅去年就有100餘人次被打傷住院,嚴重的落下了殘疾。
據公交部門介紹,在乘客與司乘人員發生衝突時,導致司乘人員被打的主要原因是司機扣下了假證、假票後,使用者動手打人或搶奪,這種情況佔了70%以上。也有一些酒醉的乘客,因為司機監督其投幣或驗票,心懷不滿借機吵罵,有的則借著酒勁出手傷人。
有關人士認為,假證、假票的大量出現與造假行為的猖獗有關,有些人花上10元錢就能買一個假證。同時,對打人者制裁不力也是這種行為頻發的一個因素。由於一些打人者傷人後,跳車逃跑不見蹤影,使案件難以深入調查。此外,被打傷後,司機一般也多自認倒霉,因為打人者『藏』在暗處,他們怕再遭到惡意報復。
在走訪中,各公交線路負責人表示,車隊查處使假行為的權力有限,查假需要執法部門的配合。業內人士認為,在公交稽查、公安等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地加強執法力度的同時,最主要的是全社會能形成打假的氛圍。如果乘客都能站在公正的立場上支持司機,聲援司機,一些無理取鬧者便不會過於囂張。哈爾濱市一些線路上的司機就曾受到過見義勇為的乘客幫助,事實證明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