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電(記者 杜筱) 4月15日-21日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2007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確定為『拒絕煙草,遠離癌癥』。據黑龍江省腫瘤防治辦公室統計顯示,肺癌發病率一直高居癌癥發病的榜首,吸煙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數中約85%由吸煙造成。專家提醒人們,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絕煙草,遠離癌癥。
哈爾濱市民小王上中學時開始吸煙,雖然只有25歲,但卻有10年煙齡了,最多的時候每天抽20多支香煙。今年一月,小王發現自己咳出的痰中有血絲,來到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就診,被確診為右肺中心型癌。
哈爾濱市民劉女士今年35歲,她的煙齡也有10年了。今年3月,她突然開始劇烈地咳嗽,並伴有胸悶,但這些癥狀並未引起她的注意,她以為自己得了感冒。服藥半個多月後,劉女士的病情未見好轉,到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檢查後纔知道,自己患上了肺癌。
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院長徐秀玉教授介紹,香煙制造允許的添加物可能有599多種成分,當點燃時,香煙的煙霧中包含超過4000種化學物質,其中超過40種已知致癌物,吸煙致癌已經公認。根據省腫瘤防治辦公室統計顯示,肺癌發病率一直高居癌癥發病的榜首,比第二名的肝癌還高出一倍多。對近五年來新發癌癥患者人數進行過調查顯示,發現在三萬餘名新發癌癥患者中,肺癌患者佔25%,發病率在各種癌癥中最高,並呈現出年輕化、城市化、女性化的發展趨勢。調查顯示,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昇趨勢,五年來,發病率翻了將近一番。吸煙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數中約85%由吸煙造成。近年來由於城市工作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吸煙的行列,其中還包括大量青少年和女性。
徐秀玉告訴記者,雖然隨著科技的進展,癌癥治療的手段越來越豐富,治愈率逐步提高,但是對抗癌癥最有效的手段還是預防。提高百姓對抗癌知識的認識,不僅可以降低發病率,還能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絕大部分癌癥是由環境因素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吸煙、膳食以及工作環境和其他地方性的致癌因素。如果人們能不吸煙、選擇適宜的膳食、從事適度的體力活動,以及盡量減少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就有很大可能避免癌癥的發生。因此,就人群而言,大部分癌癥都是可以預防的。在防癌措施中,不吸煙和選擇營養平衡的膳食是最重要的和最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