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房陋路破環境差 規劃專家:冰城出城口須動大手術
2007-04-14 07:25:2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王仲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4日電 出城口是城市的門面,代表著城市的形象,不但要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面貌,還應折射出城市的文化底蘊。

  連日來,記者對哈阿、哈大等公路近10個出城口走訪發現,垃圾遍地、私搭亂建房屋隨處可見。一些途經此地的外地司機惋惜地說,這種環境讓人覺得不像是進城倒像是下鄉。對此,曾經專門為哈同、哈阿等公路出城口做過規劃的哈爾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體規劃研究所所長李洪濤表示,出城口改造既是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也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部分。目前,哈市出城口已經嚴重影響城市形象,該動大手術整治。

  改造破舊村屯 加快城鄉一體化

  哈爾濱市共有13個出城口,大多位於城鄉結合部,街道兩邊的村屯眾多。李洪濤認為,出城口附近的村屯已經嚴重影響到哈爾濱市的形象,不改變出城口附近村屯破舊的面貌,出城口綜合整治難以收到效果。村屯的建設要以發展城鄉一體化為目標,加快城市化進程為主導思想。

  哈同公路是連接哈爾濱市和佳木斯市的交通乾線,每天過往車輛達5000多臺。在哈同公路出城口金家收費站附近,距離路邊不到20米遠的地方,路邊村屯的平房低矮、破舊,到處是生活垃圾。而在黑大公路等地的出城口附近,街道兩邊的村屯也是『灰頭土臉』,燒柴等雜物隨意堆放。

  『村屯的改造是出城口規劃的重要環節,如果出城口附近村屯面貌依舊,其他方面再怎麼改也不起作用。』李洪濤說。據介紹,外地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改變出城口附近村屯落後面貌常用的辦法,就是進行城市化建設。萬順村坐落在京哈公路北京市出城口附近,原來那裡的環境狀況和現在哈爾濱市一些出城口一樣,房屋破舊不堪,私自搭建的棚廈隨處可見。幾年前,北京市政府對萬順村進行整體拆遷改造,規劃建成了萬順小區。途經這裡的司機看到的是整齊、漂亮的居民小區,感覺到的是北京的美麗和繁華。

  李洪濤說,目前哈爾濱市的經濟狀況可能還不適合對出城口附近的村屯進行整體拆遷,但只要規劃得當,把『有礙觀瞻』的村屯變成游覽觀光帶,也可以為城市增光添彩。以哈同公路出城口為例,金家收費站附近的村屯有住房300多棟,房屋幾乎全部為磚瓦房,以一層為主,大多建成於1980年前後,建築外觀較舊,式樣單一,但質量較好。房前房後多用板杖圍牆圍成庭院,擁有自家菜園等,保持著北方農家庭院特色。只要將房屋四周堆放的雜物清理乾淨,對道路進行疏通,開闢出和居住空間相適應的綠地,把房屋和板帳圍牆統一著色粉刷,轉眼間這些房屋就會變成一棟棟『鄉間別墅』,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光靠綠化還不行 應突出文化氛圍

  

  『現在哈爾濱市一些出城口整治手段就是植樹和建綠地,幾乎無景觀可言。』對此,李洪濤認為,隨著公路交通的日漸發達,出城口作為城市的門戶代表的是城市的整體形象,出城口改造應該彰顯城市的文化氛圍。

  李洪濤曾經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9國道出城口改造進行考察,結果令李洪濤感觸頗多。今年年初,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對209國道出城口的街景進行了綜合整治,拆除了大南大北街兩側有礙觀瞻的建築物,並加大道路兩側綠化、美化工作力度,凸顯蒙元文化元素,同時將議事廳、文廟等沿線古建築恢復原狀,打造特色鮮明的民族歷史特色景觀街。並建成一條民族文化雕塑長廊,利用泥雕、石刻等多種表現形式使長廊兼具文化和科普特征,體現美學藝術特征,起到造景和育人的雙重作用。

  李洪濤認為,呼和浩特市209國道出城口的景觀設計對於哈爾濱市具有借鑒作用。哈爾濱這座城市兼容了女真金源文化、京都移民文化、外僑文化、國際貿易文化、工業科技文化、冰雪文化

  等六大方面的特點,形成了一個中西文化交融、古今文化兼容、生態人文文化並蓄的多元化復合型的文化型城市。多元文化,讓哈爾濱這座城市具有歷史價值和獨特風格。距離哈爾濱市區20多公裡的阿城區是金元文化的發祥地,金上京遺址就坐落在阿城區。哈阿公路出城口在進行景觀規劃時,應利用雕塑等形式,將金源文化表現出來,並且在每座雕塑旁邊用文字加以說明,形成一條流動的文化長廊。此外,2009年哈爾濱市將舉辦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哈阿公路是通往亞布力滑雪場的主要迎賓大道,哈阿公路出城口的景觀設計應突出『大冬會』這一主題,借此提昇哈爾濱市的形象。

  哈爾濱市的冰雕雪景享譽國內外,每年冬天,市區內街道兩旁隨處可見冰雕雪塑,到哈爾濱市賞冰觀雪的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如今冰雪已經作為一種哈爾濱市特有的文化,向國內外的賓客展示著哈爾濱市的魅力。然而,在哈爾濱市的出城口,卻鮮見冰雕雪景。李洪濤對此頗感遺憾。

  多年來,哈爾濱市被稱做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音樂之都、啤酒之城。李洪濤認為,這些充滿贊譽的稱謂是哈爾濱市無形的財富,應該讓那些駕車來哈爾濱市的外地游客一進城就體會到這種氣氛。所以,在哈爾濱市的各個城門口,無論是用草雕還是用泥塑,都要盡可能地把它們展示出來。

  改善整體環境必須加強管理

  『塵土飛揚、垃圾遍地、佔道棚廈比比皆是……』李洪濤表示,改造出城口,建築、景觀的規劃只是一方面,還要加強管理。

  記者在走訪時看到,哈同公路出城口街道兩邊的排水溝裡到處是生活垃圾,附近村屯的房屋破舊不堪。黑大公路出城口附近竟成了垃圾傾倒場,每隔50多米就有一個垃圾堆,殘土直接倒進路邊的排水溝裡,將排水溝攔腰堵死。在京哈公路出城口,路邊成了大貨車的修車廠,街道上被弄得到處是油污。而哈阿公路出城口的『坑包路』讓司機們叫苦不迭,街道兩邊的樓體破舊不堪。

  對此,李洪濤分析,作為長春市的出城口,長吉北線的道路環境代表了整個長春市的形象。從前長吉北線的衛生環境和現在的哈爾濱市差不多,今年年初,執法人員加大了管理力度,對長吉北線道路兩側40多處違章建築依法強制拆除,對隨意傾倒垃圾的單位和個人嚴管嚴罰,如今長吉北線的衛生環境明顯改善。李洪濤認為,再好的規劃設計都離不開嚴格的管理。嚴格的管理是提昇出城口環境衛生質量的保障。

  同時,要清除道路兩側積存的垃圾,拆除私搭亂建房屋及構築物,整修、整飾臨街破損建築樓體和圍牆,給它們『穿衣戴帽』,粉刷屋頂和牆體。采用現代光源和燈具在出城口布設迎賓燈飾景觀,亮化臨街建築,提高出城口夜晚照度,達到設施完好、整齊、潔淨、亮麗。雖然因為經濟和使用原因,不能將出城口一些老舊建築拆除,但可以進行生態叢林建設,用樹木將老舊的建築遮擋起來,突出新建的、觀賞性強的建築,起到『屏俗收佳』的規劃效果。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