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訪哈爾濱第24屆大冬會視覺形象策劃創意總監關雪侖
2007-04-15 07:51:4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慕海燕 薛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5日電 隨著哈爾濱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會徽的正式發布,設計者關雪侖一夜間成了焦點人物。這位30歲出頭的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年輕教師憑著他的靈性和對藝術的熾熱追求,不但讓自己的作品在1119個參選作品中力壓群雄,他本人還被大冬會組委會正式聘任為哈爾濱第24屆大冬會視覺形象策劃創意總監,成為全程指導2009哈爾濱大冬會視覺形象的總策劃師。換句話說,就是到了2009年,全世界人民看到的大冬會場面,大到會場布置、戶外的旗幟,小到工作人員的胸卡、賓館裡的指示牌,用什麼圖案,用什麼色彩,都要關雪侖操刀把關。

  中標會徽是他幾百個作品之一

  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210室是一個充滿靈性的藝術天地,牆壁上張貼著大冬會會徽宣傳畫,個性的躺椅、落地的草屏風、各種質地的工藝品散落在房間的各個角落,讓這裡的一切都充滿浪漫的藝術氣息———舉世矚目的大冬會會徽就是在這裡誕生的。毫無疑問,關雪侖是個注意細節、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創作靈感的人。

  作為黑龍江大學的教師,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關雪侖熱衷於各種體育賽事的會標、會徽的設計。力求完美,是他設計理念的最高宗旨和目標,這次會徽的設計也遵循了這個理念。經過近百個日夜奮戰,關雪侖終於完成了近百個會徽的創作。關雪侖說:『每一件作品,都會從多方面來分析她所包含的元素。大冬會是哈爾濱的盛事,是中國的盛事,能為盛事做出一點貢獻,順利完成會徽的設計並被組委會采納,我感覺非常榮幸。』

  視覺識別系統:會徽藝術效果的保證

  成功地設計哈爾濱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的會徽,對於關雪侖來說只是服務於2009大冬會視覺設計工作的第一步,也只是一小部分工作,他的艱巨任務是完成2009大冬會的視覺識別系統(VI)以及這個系統所涉及的所有的會徽延展產品。

  關雪侖用最通俗的語言為記者解釋了視覺識別系統:當你需要把2009大冬會的會徽與『哈爾濱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幾個字結合在一起使用時,那麼,多大的會徽要配合多大的文字、文字用什麼體、字間距多大、會徽應放在文字上方的哪個位置等,都必須有明確的、精細的規定,一切按規定比例使用,這就和一家著名企業在他們的行為識別系統裡明確規定『服務員的笑要露出六顆牙齒』是一個道理。『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其分量絕不亞於會徽的設計。試想一個精美的會徽如果沒有一套視覺識別系統作指導,那麼在推廣和應用過程中肯定會亂套。比例失調、色彩偏差,到時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會徽就可能面目全非,會徽也就失去了莊嚴的意義。』

  視覺營銷:圖說本色哈爾濱

  哈爾濱將要給世界一個怎樣的視覺形象?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關雪侖的腦海裡,最終,他選擇了藍紅黃綠四個基本色調,因為這也是五環旗中的四個色調。他說:『濫用元素就容易造成視覺污染。』不過,強烈、清晰地傳達『這就是哈爾濱』是他這個視覺設計者的首要責任。於是,淺綠、鵝黃、猩紅、湛藍這四個醒目的顏色將成為第24屆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的底色。

  隨著大冬會輔助圖形、建築和景觀設計、大冬會導向設計、會務禮品設計、商務廣告等逐漸提上日程,一場屬於哈爾濱和歷屆大冬會形象營銷的大賽也逐漸進入了高潮。關雪侖說:『大冬會的形象標志設計並非只是一個圖案和簡單的色彩搭配,它應該成為哈爾濱新的無形資產。』因此,在所有涉及的產業層面,關雪侖都設計出了自己專有的產品內涵,通過這些細節,來『外化』大冬會的理念和精神。他說:『大冬會不僅是傳播一個國家的文化、讓世界了解它的機會,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經濟得以發展、本土視覺產業進入國際的寶貴機會。』這也是關雪侖為視覺革命鼓與呼的真正原因。

責任編輯: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