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政策的激勵下,企業日益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圖為哈汽輪機科技人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最長葉片。 (資料片) |
東北網4月17日電 2006年,哈爾濱市迸發創新激情。
全市41項產品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位居東北地區第一位、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二位;取得重大科技成果966項,居全國第六位;實現高新技術產值達875億元,同比增長23%,佔全省的半壁江山;科技創新能力居全國第九位;在剛剛閉幕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哈爾濱市共有14項科技成果獲獎,佔全省獲獎總量的77.8%……
政策激發創新激情
創新激情來源於環境和政策的保證。
2006年8月,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科技大會,以政策落實促進創新環境建設,科技創新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出臺《關於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決定》、《關於鼓勵和支持自主創新的若乾政策》和《哈爾濱市『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明確了每年全市財政科技投入要達到5億元。
———實施技術創新引導工程。重點培育一批企業盡快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健全產學研戰略聯盟創新機制,發揮六大產業聯合體產學研戰略聯盟的作用。———加強人纔高地建設。充分發揮政策導向和科技創新人纔專項資金作用,加大對重點高新技術領域的學科帶頭人、企業技術帶頭人、青年拔尖人纔及農村科技帶頭人的培育。
面對新時期對科技工作的新要求,市科技局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對科技計劃項目申報、評審、立項、驗收,實行『分段』管理;加強信用管理,增強項目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堅持『5+3』立項原則,對高成長、高科技投入、高附加值、高信用度的能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重點支持;堅持動態立項,保證優秀項目在第一時間得到支持;堅持科技計劃、科技進步獎網上申報、網上評審、網上公示,堅持重大項目公開招標,堅持科技經費集中使用,堅持以市場檢驗和專家現場驗收代替傳統的項目鑒定。
創新提供強力支橕
創新,為哈爾濱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原動力和強有力的科技支橕:
———工業方面,通過聯合攻關著力掌握一批制約企業發展的核心技術,重點解決氦氣透平壓氣機組等技術瓶頸問題,推動關鍵設備國產化;重點解決汽車LIN總線系統等技術瓶頸問題,實現高端電子元器件的微型化、高精度、高穩定性,加速汽車關鍵部件的國產化。
———農業方面,開展了『控制大豆重迎茬減產重大關鍵技術』等項目招標和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果,初步篩選出3個抗重迎茬大豆品種,研制出了防治大豆根部病害的真菌復合顆粒劑,在巴彥縣推廣20萬畝;實施了五常長粒香系列種子的提純復壯、賓縣無公害肉牛繁育及副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化項目。
———社會發展方面,重點支持艾滋病減毒疫苗等技術瓶頸問題的攻關,進一步優化化學合成藥工藝和質量標准,有效改進生化藥物?解和分離技術。重點支持解決小年齡、低體重先心病診治的臨床應用等技術瓶頸問題,支持解決與『大冬會』有關的氣象、競技體育等技術瓶頸問題。
四大工程促進振興
緊緊圍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全面振興提供有力科技支橕這一主線,2007年,哈爾濱市全面實施四大工程:
———重點高新技術產業提昇工程。組織好超臨界發電核心技術等重點攻關,重點支持哈電站集團等企業的一批產業化項目;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超前儲備一批前沿技術,重點加強網絡化創新設計技術、智能化設計技術、超精密加工技術。
———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工程。重點抓好艾滋病減毒疫苗等重大項目的聯合攻關和北方哮喘等多發性疾病防治水平的提昇,開發天然植物色素和植物防腐劑、無污染保鮮技術,對各種重大疫情疫病防治的前瞻性技術進行超前儲備。同時,針對哈爾濱市空氣的主要污染源等優先推進相關技術研究。
———現代農業科技支橕工程。重點培育超高產玉米品種等一批新品種,加大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繼續擴大先進栽培技術覆蓋面,加大高效生物肥和生物農藥的開發;針對可能出現的人畜共患疫情超前組織科技攻關。
———新能源與節能技術創新工程。啟動新能源與節能技術專項,優先發展太陽能等10項重大新能源產品和技術工程,著力推進一批現有能源項目的產業化,縮短生物柴油、乳化燃油、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等新能源產品的市場化進程。
新聞鏈接
到2010年,哈爾濱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將達到2%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13%;專利申請量突破5000件,發明專利申請量和企業專利申請量均佔總申請量的40%以上;全市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3%。編輯點評
哈爾濱市強大的科技存量優勢蘊涵著巨大潛能。堅持自主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是哈爾濱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抉擇,必將有效促進科技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動力,從而提昇城市綜合競爭力,推動哈爾濱實現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