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節約型集約型安全型 鶴礦集團打造『三型』企業
2007-04-19 11:29:3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謝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9日電 雖然這兩年煤炭一直熱銷,但原來一向粗獷經營的煤炭生產企業———鶴礦集團,也開始精打細算地過日子了。

  細節之處抓效益

  去年8月份,集團董事長王泉榮到任後,把全集團公司所有礦區的井下都跑遍了,發現了不少問題。王泉榮和同事們群策群力,想出了三個好點子。

  修舊利廢。將生產過程中淘汰下來的廢舊生產資料利用起來,大大降低了成本;互通有無。即對大型生產材料實行全集團公司的平衡調劑。在集團公司物資供應處成立了井下物資管理科,建立了全集團的電腦信息化網絡,配備了專用軟件,將全集團公司的鋼軌、電纜、焊管等近百種大型材料統一管理調配,各生產單位互通有無,共同利用;優化設計。優化采區巷道設計,從生產技術上降低成本。過去設計巷道時往往只考慮單一用途,現在則要求同時具備通風、運輸、行人三個用途,並且要求簡化系統,一條巷道要盡量多地連接各個開采面。

  觀念一變出效益

  曾有一個下屬單位報上來一個辦公樓設計方案。按照這個方案,凡是帶『長』的,都有自己單獨的辦公室。這就是觀念問題,王泉榮向大家分析,怎樣設置纔能節儉又高效?最後,辦公樓設計改為,除少數領導有單獨辦公室,其餘人員均在開放式辦公大廳辦公,既透明高效,又節約了空間。建築面積砍掉三分之一,費用節省近一半。

  轉變後,鶴礦集團有了幾個大的變化:

  非生產性支出大大壓縮。以前認為必不可少的各種招待和排場沒有了。從機關做起,從領導層做起,在招待費、公務用車、差旅費、辦公經費等方面盡量做到能省則省,實行核定定額,費用包乾;物資采購成本大大降低,采購物資的質量卻提高了;產品結構有了大改變。過去滿足於賣原煤,現在則要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精煤產量。今年計劃從去年的270萬噸增加到330萬噸,按照1噸精煤增收100元計算,可增加銷售收入6000萬元。2006年全集團直接節約資金4000萬元。

  安全生產增效益

  『安全』是企業最大的效益。王泉榮上任後,在安全生產方面采取了兩個大動作。首先抓安全機制和體制的創新,將安檢處和各礦安檢科合並,職責明確,效率提高。再者,為井下采掘工設立『安全基金賬戶』,每人每月工資中拿出200元,企業對應補貼200元,如沒有三違現象,季度末將賬戶內的個人工資部分返還個人,半年末將賬戶內企業補貼的一半獎勵給個人,年末則是賬戶內的所有款項作為安全生產獎金兌現給采掘工個人。如有『三違』的違章現象,則視情況從賬戶內扣去獎金。

  兩個動作成效明顯,今年,鶴礦集團無死亡事故。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