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電 題:生機勃勃碩果累累———全市六年統戰工作綜述
春秋六載,全市統一戰線工作結出碩果累累。
向各級黨委及政府有關部門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3300多條,其中780餘條被采納落實;2003年起,統戰信息工作跨入了全國先進行列;引進和新增項目439個,實際到位金額49億元人民幣。
八項制度拓寬參政議政渠道
2001年—2006年,全市統一戰線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發揮優勢、服務大局、開拓創新、紮實推進,成果顯著:健全工作機制,堅持協商會、通報會、聯席會以及『直通車』等8項制度,進一步拓寬黨外人士參政議政渠道,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與17個政府部門建立了對口聯系,有138名特約『四員』被有關部門聘任,行使了民主監督權力;在黨外人士政治和實職安排工作中,安排各級人大代表468餘人、政協委員3776人,安排黨外局(縣)級以上領導乾部173人,副市級領導乾部7名;協助和指導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完成了兩次換屆任務;舉辦各類培訓班60餘期,培訓黨外乾部和黨派骨乾成員2700餘人次。
投身經濟建設促進又好又快發展
創新服務中心工作載體,通過開展『獻一策、招一商、立一功』活動,統戰系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6年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及有關人民團體共撰寫調研報告286篇,其中被批示和被有關部門采納轉化為市委、市政府決策的116篇;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3300多條,有780餘條被采納落實;開展科技開發、義診扶貧、捐資助學等社會服務活動70餘次,為農村捐建校捨,購買教學設備折合人民幣1500餘萬元;在抗擊『非典』斗爭中,廣大成員捐資350餘萬元。
在招商引資活動中,各單位及廣大成員共為本地區引進和新增項目439個,合同金額107億元人民幣,實際到位金額49億元人民幣;有500餘名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積極投身到光彩事業和『三個一』活動中來,共開發扶貧項目137個,投資12.1億元人民幣,安置下崗職工5萬餘人,為社會公益事業投資和捐款2.5億元人民幣。同時,有12名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被省政府命名為『光彩企業家』,有35人被市政府授予『優秀建設者』稱號。
1685萬元開展城鄉對口幫扶促進和諧
全面落實黨的宗教政策,統一戰線維護民族團結、宗教穩定、社會和諧,取得顯效:有效開展城鄉對口幫扶工作,幫扶資金已達1685萬元;有21名少數民族領導乾部到中央和省參加培訓以及到發達地區掛職鍛煉,有1100餘名少數民族乾部參加學習和培訓;不斷完善宗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會議制度和宗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愛國宗教團體建設,建立和培養了一支宗教教職人員骨乾隊伍;加大了解決宗教房產遺留問題的工作力度,使一批歷史沈積的難點問題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同時,僑聯、臺聯、海聯會、留聯會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港澳臺及海外統戰工作取得新成果,通過設立海外代表處等方式,與2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華僑華人社團建立了友好關系,建立網絡和對外聯絡體系。
統戰信息工作跨入全國先進行列
6年來,哈爾濱市加強工作指導,區、縣(市)和基層統戰工作登上新臺階。
———開展創建統戰工作先進單位,爭當優秀統戰乾部活動。召開工商聯工作道外區和雙城市現場會,總結推廣了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黨委開展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典型經驗等。
———統戰理論宣傳教育和信息工作實現新突破。在《哈爾濱日報》開闢統一戰線專欄和編發《哈爾濱統一戰線》刊物,建立海聯會網站等,進一步擴大了統一戰線的宣傳和影響。自2003年起,統戰信息工作跨入了全國先進行列;2004—2006年連續3年在副省級城市等62個直報點始終保持第一,即『三連冠』。連續4年被省委統戰部授予統戰信息工作特殊貢獻獎。
———提高履行職責的能力和水平,絕大多數區、縣(市)統戰部進入了各級文明單位行列,市委統戰部榮獲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稱號。大力推動黨委常委擔任統戰部長工作,在市委的高度重視下,市及7個區的統戰部長由同級黨委常委擔任,強化了黨委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提昇了統戰部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