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電 雞西煤炭工業佔經濟總量的比重從80%降到30%,『非煤比』創下我省四大煤城之最,接續產業和替代產業迅速成長
今年1月,投資1.8億元的珍寶島藥業中草藥提純制劑項目,在雞西市雞冠醫藥食品工業園區投產。該項目年可生產中草藥提純制劑4000噸,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利稅6000萬元。綠色項目落戶煤城雞西,這在從前不可想象。
過去,雞西靠煤吃飯,『一枝獨秀』。如今,遍食『五谷雜糧』,『百花齊放』。煤炭工業佔經濟總量的比重從80%降到30%,非煤比創下我省四大煤城之最。接續產業和替代產業的新生和成長,預示著雞西經濟結構迎來和煦朝陽。
雞西長期集中發展單一資源型產業。結果,地方財力空虛,產業結構畸形,城建欠賬較多,社會事業發展緩慢,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堆積如山。
『現在煤價上漲,但我們決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市委書記邱玉泉說。發展接續產業與發展替代產業組合搭配,雞西在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道路上邁出大步。
在『新』上下功夫,向『深』要效益,做精煤化工。隨著60萬噸焦爐項目竣工投產,雞東樂賢焦化公司微利和嚴重污染成為歷史。煉焦過程中排放的煤氣,經過第一道提煉焦油,每年至少能揀回8000多萬元的產值。第二道提取苯系列產品,產值達2400萬元。『呼』出的煤氣發電,每年省下2000多萬元電費,產出的碳化硅純利可達8000多萬元。已建成年產40萬噸的型煤生產線,利潤可達4000萬元。滴道矸石電廠、佳源集團、杏花洗煤廠等一批煤炭深加工企業脫穎而出,煤化工成為地方經濟又一脊梁。
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循環鏈越拉越長。雞西永豐新型建材公司、礦業集團矸石熱電廠等多家企業,以煤矸石為原料,生產出路面磚、空心磚、護坡石等10多種產品。2005年,雞西市56戶循環型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實現產值4.25億元,納稅4469萬元。在政府減免返還稅收政策的強力刺激下,截至目前,『綠色企業』又猛增10戶。
對俄貿易紅紅火火。2006年,雞西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2億美元,3年來年均增長34.1%。最近又開通了至俄羅斯烏蘇裡斯克的我省首條國際道路客貨運輸線路。重點建設以建材、服裝、機械、食品等為主的地方產品出口產業群,搶佔烏蘇裡斯克萬陽建材大市場、糧食批發中心、果菜批發市場和哈巴亞洲商貿城等俄方市場。
農業實施戰略昇級。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642.5萬畝,88種通過認證。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銷售收入33.3億元,比2002年增長85.8%。瞄准『肉山』、『奶海』,大力調整重金投入。2006年農業總產值比2002年增長84%,其中,畜牧業產值達24億元,比2002年增長150%,佔農業總產值的40%。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180元,比2002年增長81%。到2010年建成全省規模最大、基礎最好、技術最全、品質最優的600萬畝優質綠色水稻產業帶項目,日前已全面啟動。
雞西以大界江、大界湖為『賣點』,叫響旅游品牌,2006年接待國內外游客293.8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10.9億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了45%和135%。
2006年,雞西市財政總收入完成22.5億元,比2003年增長119.8%,是同期GDP增幅的3倍。逐步構建起煤炭主導產業與接續和替代產業相銜接的產業格局,雞西走上了多元產業共放異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