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4月20日電 題:輝煌的五年 歷史的跨越 ——黑龍江工業增加值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記者 雷蕾
2002年以來,黑龍江省加大國企改革與脫困、結構調整的力度,工業企業出現了生產和效益同步增長的喜人局面。2006年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3081.9億元,比2001年增長81.6%,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對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貢獻率已達到57.5%,比2001年提高7.3個百分點。全省工業經濟效益處於歷史最好水平。2006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733.2億元,比2001年增長1.3倍。其中,利潤1275.9億元,增長1.6倍。
──國企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2004年以來,全省地方國有企業改制累計完成3302戶,改制面達到96.0%。通過資產變現、土地出讓、化解債務等辦法,籌集改革成本近100億元,盤活國有資產近200億元,171.9萬人實現『並軌』,發放經濟補償金134.3億元,向地方移交企辦中小學校611所,分離輔業單位532個,25戶企業政策性破產終結,化解不良債務40.4億元。通過改革重組,多元化、混合型的產權模式使國企打破原有的『條塊』制約,國有工業企業雖然數量逐年減少,但運行質量提高,為工業企業增強了發展後勁。2006年全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效益大幅提高,實現利稅1618.5億元,比2001年增長1.3倍。其中,利潤1219.9億元,增長1.5倍。
──工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昇級。為加快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我省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等六大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提昇產業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2006年,裝備、能源、醫藥、石化、食品和林木加工業等六大基地建設對工業生產貢獻率達95.1%;利稅貢獻率達97%;實現新產品產值310.3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的97.3%。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幅增長。五年來,全省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保持較快增長。2006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電站鍋爐73701蒸發量噸、金屬切削機床7175臺、乳制品122.7萬噸、汽車27.5萬輛、輪胎外胎344.3萬條、分別比2001年增長7.2倍、3.8倍、4.4倍、77.4%和67.9%。原油開采4340.5萬噸,佔全國近四分之一,居全國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