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2日電 題:都市新職業——育嬰師1小時80元
城市眾多的行業中,新生了這樣一種職業:拿著高於白領階層的工資,負責開發0至3歲兒童的智力。這種高工資的『教授級保姆』在哈市卻不被大多數年輕父母所接納……
育嬰師,現代社會孕育出來的新職業。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教育嬰兒的老師。但育嬰師不是月嫂、保姆,她會比保姆給予孩子更多科學的幫助和指導。雖然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育嬰師已經很普遍,但是在哈爾濱,育嬰師纔初露端倪。育嬰師進入哈市兩年來,由於費用過高不被大多數的年輕父母所認同,很多拿到資質證書的育嬰師遭遇就業尷尬。專家分析,育嬰師在哈市遇冷,一方面是因為育嬰師不甘做月嫂而拒絕進入家政服務領域,另一方面因為資歷遭質疑而被不少早教機構拒之門外。
育嬰師大多被高收入、高學歷家庭僱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哈爾濱市200名育嬰師中有9成人被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家庭所選中,主要是開發孩子的智力和協助父母照管孩子。
私營業者趙菱為兩歲的兒子請了一名育嬰師,她的兒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的兒子已經兩歲了,可纔能說簡單的兩個詞,總是喜歡一個人坐在角落裡發呆。我擔心他得孤獨癥或是智力障礙。育嬰師來我家大概有3個月的時間,孩子變得愛說話了,比以前活潑了很多。我看見育嬰師給他提問題,讓他看書回答,他居然能夠回答簡單的問話了。我是一名私營業主,平時很少有時間照顧孩子,大部分的時間孩子都是由老人照顧,為了讓孩子從小就受到優質的教育,我為兒子請了一名育嬰師,每小時的費用是80元,一般每次都在兩小時以上,一周來兩次。』趙菱說,雖然這位育嬰師輔導費很高,但他們家收入高,打算長期用她。看到兒子的進步,趙菱覺得花再多的錢也值。
李力夫妻倆都是大學教師,每月的收入可觀,父母都在外地,有了孩子後他們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孩子,就想到請一位育嬰師照顧和教育孩子。剛開始,他們還覺得價錢太高,育嬰師是不是值這個價錢,可試用了一個月後感覺真的很好。李力說,只要是能把孩子的智力開發好,有個科學的育兒方式,花錢也是值得的。
哈爾濱瑞大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張輝主任說,育嬰師的工作除了要對嬰兒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外,更重要的是要教會父母及家人怎麼科學地喂養和開發孩子的潛能,雖然育嬰師的輔導費用相對來說比較高,但從聘請他們的僱主來看,不僅僅是一些收入高的階層有能力聘請,更主要的是僱主要有這個先進的理念。而該學校培訓的200名育嬰師絕大部分都被高收入家庭、高學歷家庭所僱傭。
工薪家庭敢想不敢請
育嬰師正逐漸被部分高收入、高學歷家庭認同的同時,一些工薪階層家庭想請育嬰師卻很難,一方面是由於低收入家庭經濟比較拮據,大多都僱不起高價的育嬰師,另一方面,原始的育兒理念也是讓工薪階層家庭放棄育嬰師的重要原因。
今年30歲的張月,家裡只是靠夫妻兩人每月不到3500元的工資生活。剛生完小孩兒時,她曾一度想為自己的孩子請一位高級育嬰師,可看著昂貴的價格,夫妻倆退縮了。『每小時80元的費用對於我們來說簡直是太高了,我們只是敢想不敢請呀,要是每周來兩次的話,一個月下來我們家一半的生活費就沒了。』張月感嘆地說。最後,張月夫妻還是決定請一名農村保姆來帶孩子。
哈爾濱瑞大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張輝主任說,該培訓學校每天都會接到許多諮詢育嬰師情況的電話。其中,一部分諮詢電話是工薪家庭的家長打來的,最後都是由於價錢太高而放棄了。就目前哈市的整體收入水平看,育嬰師確實是一個貴族消費項目,那些低收入家庭只能是敢想不敢請了。另外,觀念的滯後也是阻礙育嬰師進入普通家庭的屏障。許多家長認為,孩子3歲之內只要照顧起居就行了,請那麼貴的『保姆』不值得。
准爸媽親自上育嬰課當起育嬰師
面對育嬰師昂貴的價錢,一些准爸媽們開始親自上育嬰課,當起了育嬰師,不但節省了金錢,還可以多學到育兒知識。
劉楠今年28歲,正在哈爾濱瑞大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接受育嬰師的培訓,她直截了當地告訴記者學習育嬰師的目的,『我現在已經懷孕6個月了,在想當媽媽之後,纔發現自己育兒知識的匱乏,所以決定和老公一起參加育嬰師的培訓。現在每上完一堂課,我和老公都感到很充實,當寶寶出生後,我們可以從容面對了。』而劉楠的老公在說起他上育嬰師課時說,『我主要是怕妻子身體不方便,在旁邊能有個照應,除此之外我更想了解一下應該怎樣開發孩子的潛能,自己學了育嬰知識後,可以省了花錢請育嬰師的麻煩。』
哈爾濱瑞大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張輝主任說,像劉楠夫妻這樣雙雙來上課的已經有兩對了,而一些想要做媽媽或是祖輩來聽課的學員也相當多,佔所有學員的一半以上。這部分學員大多想在下一代出生前用最先進的育兒知識武裝自己。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幼兒園的幼師或是想從事親子園工作的人員也是該校的主要招生對象。在這部分學員中,除了想學習育嬰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節省請育嬰師的費用。
早教機構、幼兒園不看好育嬰師
『進家庭做育嬰師,我有心理障礙』,育嬰師培訓班學員徐小姐是哈爾濱市某公司職員,她最近正要辭職從事育嬰工作,但她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到家庭去做所謂的『教授級月嫂』,『我畢竟屬於高學歷人群,還學過專業的育嬰知識,在家裡24小時看孩子不能體現我的價值。』徐小姐稱,辭職之後,她想到一些早教機構去謀職,從事教育指導性質的工作。
與此同時,不少早教機構卻給這些育嬰師的想法『潑冷水』。『對於接受過短期培訓的育嬰師而言,或許對他們個人發展有幫助,但是對於早教機構來說,需要的是有豐富經驗以及系統嬰幼兒教育知識的專業人員。』哈爾濱市某幼兒園負責人明確表示,他們更傾向於招收學前教育的專業人員。而哈爾濱市某早教中心的負責人也告訴記者,他們需要的是對兒童精神衛生、生理系統、活動特點有經驗、有資歷的專業人纔,育嬰師只經歷短期的培訓,其專業水平仍然令人懷疑。
哈師大學前教育專家楊飛龍說,育嬰師在早教機構『遇冷』,是因為目前很多早教機構比較看重實踐和專業能力,傾向於招收科班出身的人纔。相比之下,職業育嬰師在實踐操作、職業化等方面有所欠缺。專家建議,家庭育嬰師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學員應該轉變觀念。家庭育嬰師和月嫂不同,除了日常對嬰幼兒的護理更專業之外,還將在科學教育孩子、指導父母與孩子合理溝通上起到重要作用。
楊飛龍表示,在國外,家庭育嬰師已經是個很熱門的工作,隨著觀念的慢慢轉變,家庭育嬰師在國內也將成為很有前景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