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電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記者就『世界讀書日』的話題采訪了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張鵬同志。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世界讀書日』的由來。
張鵬:4月23日是一個作為世界文學象征的日子,因為英國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都是在4月23日逝世,同時,這一天也是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作家的生辰或祭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4月23日確定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讀書日』,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使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鼓勵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發現讀書的樂趣,並以此對那些推動人類社會和文化進步所做出偉大貢獻的人們表示感謝和尊重。自『世界讀書日』確定以來,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此項活動。
記者:我國讀者現在的讀書狀況是怎樣的?
張鵬:近幾年,我國讀者閱讀率持續走低,閱讀率是指每年至少有讀一本書行為的讀者數量與識字者總體之比,1999年為60.4%,2001年為51.7%,2005年降到了48.7%,首次低於50%。
目前,我國圖書閱讀者人均讀書僅4.5本;而法國人均讀書14本;2004年韓國成年人閱讀率為76.3%,人均閱讀一般圖書11本;讀書數量最多的是猶太民族,每年人均讀書64本。
記者:世界各國在『讀書日』都有什麼舉動嗎?
張鵬:各國舉動可謂豐富多彩,像英國慶祝活動可說是搞得最全面,他們把閱讀日提早到3月6日舉行,單是學校、圖書館、書店所舉辦的慶祝活動便超過1000項,例如故事人物模仿大賽、午間故事時間、各類型的書展等。閱讀日的官方網站更在網上舉辦作家講座、交流會,以及播放與閱讀有關的節目。
在愛爾蘭要發生數以百計的與書相關的大事。在全國范圍內組織『圖書館閱讀活動』;圖書的作者和孩子們一起將故事作品帶到平常百姓家;邀請名人在電視、廣播和報紙等各大媒介宣傳和推進讀書活動;在全國各個城市的學校裡組織閱讀活動。
在南非,讀書日這一天全國范圍內舉辦一系列大型活動。其中包括南非作家們組織的在國內各地的公眾閱讀、圖書的促銷活動、講故事比賽、創作工作室、座談討論以及圖書展覽。
韓國2006年特別為『世界閱讀日』出版一本歷奇故事書,向小孩講解什麼是版權,希望藉此提高年輕一代對版權的認識,除此之外,當局也發行『世界閱讀日』的郵票,將推動閱讀和版權的訊息宣揚開去。
另外,日本、韓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家還設立有讀書節以號召國民讀書。
記者:今年哈爾濱市在『世界讀書日』有什麼活動?
張鵬:4月20日,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在全市黨政機關乾部中開展『月讀一書打造書香哈爾濱活動』的決定,號召全市黨政乾部率先開展讀書活動,然後帶動全體市民都來讀書,作為這項活動的發起單位之一和此次活動的辦公室,我們將定期為讀者推薦一些參考閱讀書目,同時,出版、發行單位出好書、發好書。在4月23日這一天,將組織圖書報告會、科普知識講座、『世界讀書日』宣傳活動,一些圖書經銷單位還要進行優惠售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