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國有企業改革煥發哈爾濱工業經濟發展活力
2007-04-23 21:49:2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3日電 作為一個重工業城市,哈爾濱市工業經濟發展的腳步多年來從沒有像今天邁得這樣輕盈。歷時三年波瀾壯闊的國企改革,使哈爾濱市沈重的工業戰車又變得動力十足。

  3年,1700餘戶企業完成改制,67萬職工告別國有身份,32.8萬人實現『並軌』;3年,全市國有工業企業數量減少一半,利稅增長八成,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了40個百分點……歷經上千個日日夜夜,哈爾濱市打贏了一場在全省范圍內面最廣、量最大、程度最徹底的國企改革攻堅戰。

  產權制度改革,是深化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2005年,哈爾濱市在推進產改中探索出的『十大模式』叫響全國。運營增值、增資擴股、跨國購並、捆綁出售……無一不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作為『增資擴股』的典型,哈藥集團通過引進中信、華平、辰能等3家投資人20.35億元資金,使資產達到105億元左右,為企業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解決『人往哪裡去』,保持社會穩定,是實施改革的前提。從2004年6月至2005年底,哈爾濱市抓住國家政策機遇,一舉完成了32.8萬名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工作。

  政府作為出資人,創新思維一直貫穿在國企改革的征途之中,2005年,哈爾濱市在全國國企首開債務『對衝』先河——對1659戶企業的28萬筆往來業務進行了審核,清理出8億元應收賬款進行了核銷,6.2億元應付賬款轉做國有資本金,有效防止了國有資產流失。

  構建『三個體系』,強力推進改革;破解『四大難題』,打開改革瓶頸;設置『三道屏障』,保障職工利益;出臺『四項制度』,防止國資流失……3年國企改革,哈爾濱人在探索中前行:1700餘戶企業在產權改革、結構調整中真正實現了『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進入市場經濟的哈爾濱終於有了良好的微觀基礎。

  如今,隨著國企改革任務的基本完成,哈爾濱幾十年計劃經濟留下的雄厚產業基礎,能量得到了釋放,昔日的『發展瓶頸』已變成經濟支柱。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