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抓機遇 抓到手纔有效益
2007-04-24 09:43:3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陳寶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4日電 題:抓機遇抓到手纔有效益

  什麼是機遇?《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對人或事情有利的時機、境遇和機會。錢運錄同志在省十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區域合作不斷加強,世界經濟有望持續增長,國際產業轉移和生產要素流動加快,為我省更好地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空間;我國經濟正處於新一輪增長的上昇時期,工業化、城鎮化和市場化進程加快,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和投資結構優化昇級加快,特別是中央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為我省全面振興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報告對當前我省發展面臨的有利形勢作出的判斷,讓人振奮。然而,機遇,並不就意味著發展。如果機遇來了,卻不能及時發現它,緊緊抓住它,充分利用它,就稱不上什麼機遇。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省份,過去我們曾經錯失了許多發展機遇。而當機遇敲門的時候,你要是猶豫著該不該起身開門,它就去敲別人的門了。

  不過實踐也證明,機遇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抓住的,並不是所有人見到苹果從樹上掉下來就都能想到萬有引力,它總是垂青那些有准備的人。齊齊哈爾代表團付華廷代表對此有著很深的體會。他說,機遇就是生產力,抓到手纔有效益。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全省大力扶持鄉鎮企業發展,甘南興十四村抓住這個機會,穩紮穩打,上了幾個實實在在的項目———檸檬酸廠、甜蜜素廠,以玉米為原料搞精深加工,一年就賺了3000萬,為『龍江第一村』的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而同一時期,其他許多地方要不無所作為,要不半途而廢,坐失了絕佳的發展契機。

  付華廷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又給興十四村提供了一個發展的新機遇。下一步,他們在借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東風,把糧食深加工項目做大做強的同時,也要大力推進工業反哺農業,完善鄉村社保體系,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綠色、健康的新村,讓農民從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而且,機遇總是在變化,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發展機遇也千差萬別。牡丹江代表團的王同堂代表說:『牡丹江市經濟騰飛正面臨著三大機遇,一是正值全國、全省新一輪大發展的黃金期,二是對俄經貿合作不斷提檔昇級,陸海聯運大通道建設正推向深入,三是新的市委班子聚攏人氣,乾事創業的熱情高漲。這給區域經濟乘勢而上、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機遇稍縱即逝。把握機遇的能力,是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對各級黨委的嚴峻考驗。廣大黨員乾部要像報告中提到的那樣,切實增強機遇意識,認清機遇,抓住機遇,並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紮實肯乾,加快發展,把一個個的機遇轉化為龍江富民強省的生動現實。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