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6日電 『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實現突破』,在省十次黨代會報告中,位列『五個突破』之首。引人關注,發人深思,催人奮進。
過去的五年,我們衝破重重險阻,闖關奪隘,得益於始終堅持體制機制創新。
未來的五年,實現全面振興的突破口同樣在於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省十次黨代會上,代表們解放思想,集思廣益,妙語連珠。
體制機制是『總開關』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摒棄一切束縛發展的觀念和做法,我們的路纔能越走越寬。』
『只有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纔能形成有利於促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體制機制。』
『只有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纔會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說到體制機制創新,代表們興奮不已,言辭懇切。
胡世英代表被問到『如何看待體制機制的重要性』時,說出三個字———『總開關』。他說,只有不斷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實現突破,纔能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纔能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保障,纔能更好地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我們在許多領域墨守陳規,因循守舊,尤其是在發展環境建設上『上放下不放,領導放具體人員不放,文件放實際工作不放,明放暗不放』,是落後地區的文化心態作怪,更是有待於進一步突破的體制機制在束縛手腳。體制機制問題不解決,其他問題也很難解決。
帥秀軍代表則說得十分生動———『牛鼻子』。他說,體制機制問題牽一發動全身,抓住體制機制問題,就抓住了解決問題的『根』,就抓住了解決問題的『本』,就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環節。
於明昇代表說,近幾年,隨著我省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好解決的問題』大部分已經得到解決,剩下的問題往往矛盾相對集中,這個時候就尤其需要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實現突破。
許多代表認為,一方面,在我們前進的路上,妨礙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和弊端還沒有完全清除,同時又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體制機制問題已經成為我省發展的瓶頸;從另一方面看,我們有很大的向南方發達地區進行『制度學習』、『體制學習』的空間,我們的發展潛力巨大,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實現突破的意義重大。
打一場體制機制創新的攻堅戰
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實現突破,需要攻堅克難的決心,需要必勝的信念。
『打一場體制機制創新的攻堅戰』,許多代表不約而同地說出了這句鏗鏘的話語。
有的代表提出,我們應該按照這次黨代會的部署,進一步加大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轉變政府職能,規范行政權力,調整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與職責分工,改進政府管理與服務方式,形成行政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有的代表認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鞏固和擴大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是難點,也是重點。我們應該進一步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產權和投資主體多元化,建立嚴監督、重業績、講回報、強激勵、硬約束的國資監管體系,提高國有資產運營效率……
有的代表建議,大力深化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改革,探索建立符合農村特點的新型金融組織和信用擔保機制,逐步建立農業政策性保險制度,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搞好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條條建議緊扣主題,每個思路都緊密結合我省實際。
胡世英代表認為,其一,進一步建立起一個靈活、高效、快捷的行政管理體制十分重要。從而徹底根除辦事推諉、效率低下、敷衍塞責,只圍著上面轉、不圍繞基層轉、實際轉的弊端。其二,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體制機制的同時,我們還要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思維方式,不能思路不寬、本事不多、能力不強、措施不硬,不能總是保持計劃經濟時期的思維慣性,想問題、辦事情自覺不自覺地滑向舊體制的一端。其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真正做到同股、同權、同利,聯股、聯權、聯心,不能換湯不換藥,穿新鞋走老路。其四,在發展民營經濟問題上,我們應該看到農村的種、養、加大戶,經紀人,新型合作組織正在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正在改變民營經濟的陣容,正在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主要力量,並延伸到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不應對此視而不見。
角度不同,流露出的卻都是對責任的擔當、對抓機遇的敏銳、對促發展的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