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實現全面振興的戰略選擇 代表暢談對外開放
2007-04-27 10:05:3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曲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3月28日,哈爾濱建成北方專用車公司為敘利亞生產的51臺保溫罐車駛往上海港。王承旺 攝

  繁忙的口岸。 本報資料片

  東北網4月27日電 『在對外開放上實現突破』。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本屆黨代會描繪了黑龍江省未來五年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宏偉藍圖。過去的五年,黑龍江省外貿進出口總額五年翻兩番,年均增幅30%以上,實際引進外資年均增長16%以上;引進國內投資年均增長38%以上……龍江大地,開放之風勁吹,招商引資步伐穩健。

  『把全方位開放作為全面振興的重要切入點,大力推進對外開放戰略昇級,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對外貿易為基礎,以投資合作為重點,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錢運錄的報告擲地有聲。

  戰略昇級全方位開放的關節點

  順應對外開放發展形勢,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對外開放戰略昇級』。省十次黨代會代表、省商務廳廳長葉曉峰認為,世界經濟趨於一體化,我國經濟處在新一輪增長的上昇階段,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大力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是我們適應貿易全球化、生產國際化、經營世界化新形勢新需要的必然選擇。過去五年我們在省委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精神指引下,外經貿事業取得快速健康發展。今後五年我們要樹立更加開放的觀念意識,進一步解放思想,以開放促發展,以開放促振興,在高起點上起步,積極尋找機遇,加快推進對外開放戰略昇級的步伐。

  他說,在過去的幾年中,結合黑龍江省的地緣特征和經濟發展實際,省委、省政府緊緊抓住黑龍江省對外開放的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堅持打好沿邊開放這張牌,適時提出了推進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的構想,把境外資源開發、區域經濟合作和承接發達國家、發達省區產業轉移接合起來,秉承『南聯北開,互利共贏』的開放理念,依托邊境口岸,建設進口資源加工區、出口產品加工基地、境外經貿合作中心等,努力提昇與俄羅斯經貿合作的水平。實踐證明,省委、省政府的決策是符合黑龍江省對外開放的實際的,是正確的和具有前瞻性的。在此基礎上,本屆黨代會又進而提出對外開放戰略昇級,是符合外經貿發展規律的。

  『加快對日、對韓開放戰略昇級步伐。鞏固開發周邊國家和地區市場,大力開拓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市場,積極培育南美、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促進貿易多元化。』領會報告精神,葉曉峰代表認為,在對外開放戰略昇級的格局中,還要分清層次。在進一步做好對俄經貿科技戰略昇級的同時,對韓戰略昇級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這是順應中韓兩國政治經貿交往的發展態勢的選擇。他介紹,省政府正在研究制定《關於推進對韓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的意見》。他認為,在對韓經貿戰略昇級中要關注三大產業重點,汽車制造、電子家電和化工醫藥。這三大產業是韓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的核心競爭能力和比較優勢,同時,也是黑龍江省『十一五』時期規劃和發展的重點。

  此外,根據黑龍江省的區位優勢與產業特點,我們還要著力推進對日、蒙、朝等國的經貿科技合作昇級步伐,首先形成東北亞區域中心的對外開放格局,以此為基點,開拓全球市場,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昇級。

  走出去接軌世界的契合點

  『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以並購、租賃、境外上市、設立研發中心等形式走出去開拓市場。鼓勵勞務輸出和境外農業開發。發揮黑龍江省大型工程項目建設和資源開發方面的比較優勢,支持企業到境外承接大型項目建設、石油天然氣勘探、礦產資源開發等工程,建立境外能源原材料基地。』

  口岸城市代表、東寧縣委書記陳殿運對報告中提到的『走出去』戰略深有感觸。東寧縣在俄羅斯境內有30多個企業總投資7000萬美元,目前已經初嘗甜頭。就在俄羅斯打擊灰色清關、推行零售業新政、上調原木出口關稅等新政策變化的背景下,因較早鼓勵企業『走出去』,培育壯大本土企業,東寧外經貿並未受到大的波動,今年一季度,依然保持50%以上的進出口增長速度。

  陳殿運認為,『走出去』戰略是外貿發展、經濟融入全球化的必然選擇,對地方經濟拉動可能不會短時期見效益,但我們要有長遠發展的眼光。要切實采取各種措施,積極推進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經濟合作,拓展黑龍江省發展空間。

  葉曉峰代表提出,近年來黑龍江省堅持外經、外貿、外資『三外』聯動,推動了全省外經貿事業快速發展,今後還要繼續鼓勵企業『走出去』,充分發揮『三外』聯動機制的作用,大力開拓更廣闊的國際經貿合作領域,全面振興以全面對外開放為切入點,努力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形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新格局。發揮黑龍江省在大型工程項目建設和資源開發方面在東南亞、中東、非洲市場的比較優勢,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到境外承接大型工程建設項目、石油勘探、礦產資源開發等工程。盡快使國際工程諮詢業打入國際市場,以設計諮詢為龍頭,培育和推動設計諮詢公司、項目管理公司、監理公司『走出去』,從上游帶動承包工程企業和設備制造企業。

  利用黑龍江省地緣優勢,在周邊國家和資源開發對外開放的國家投資建設我國有短缺趨勢的戰略性資源和初級產品的長期穩定供應地,如油氣、礦產、木材及紙漿生產基地。將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境外合作開發作為黑龍江省對外經濟合作的戰略重點,通過長期貿易協議與參股開發相結合多種方式,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資源合作,以境外資源彌補國內經濟建設的資源短缺,提高權益資源佔資源進口和消費的比重。

  支持企業通過新建、收購、兼並、股權置換、境外上市、重組、聯合等多種方式,建立境外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獲取資源開發權、國際知名品牌、先進技術和營銷網絡,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通過對外投資尋求建立信息情報網絡、商業資訊中心、一些生產環節和研發機構。

  利用黑龍江省在農業種植、畜牧業養殖和農畜產品加工等方面的技術、勞動力優勢,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農業合作,促進省內優良農畜產品、農業機械及實用農業技術的出口。開展與俄羅斯在綠色食品的種植和養殖方面進行合作。與蒙古、朝鮮等周邊國家磋商農業合作的方式和領域,延伸黑龍江省農業種植和養殖的深度和廣度。

  招商引資全方位開放的著重點

  『堅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資。把大力招商引資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點,到2011年實現招商引資額翻一番。』

  地處祖國北端的黑龍江,從未像現在這樣吸引國內外資本的目光,大量的外來投資給黑龍江省的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葉曉峰、陳殿運等代表依據報告勾勒未來招商格局。

  打造產業招商平臺,開展重點產業招商。未來五年,全省可通過各種投資促進活動,吸引外來投資向黑龍江省裝備制造業、石化煤化工業、能源工業、食品工業、醫藥工業、森林工業、基礎設施、旅游業、會展業、物流業、高新技術產業等方面投入資金、技術或其他生產要素,帶動黑龍江省重點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們要加強對世界各國和國內各地區產業優勢的調查研究,選擇具有產業優勢的國家和地區舉辦產業招商。

  加大營銷力度,打造『哈大齊工業走廊』等品牌形象,開展品牌招商,在國際、國內組織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品牌招商活動。同時,打造『東部煤電化』、『大興安嶺生態功能區』、『沿邊開放帶』等品牌並開展相應的招商活動。

  實施『大公司、大項目』戰略,提昇招商引資的層次和水平。引進帶動力大、支橕力強的項目,開發一批對外商有吸引力的項目,與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建立經常、廣泛的聯系,創造有利條件,吸引其對黑龍江省投資,提昇黑龍江省招商引資的層次和水平。

  全面振興以全方位對外開放為切入點,未來五年,黑龍江將大踏步走向開放型經濟的最前沿。

  轉變增長方式提昇外貿質量的轉捩點

  『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進一步擴大進口,優化出口結構。……創新貿易思路,規范貿易方式,提高貿易質量和水平。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積極推動中俄界江大橋建設和陸海聯運大通道建設,為進一步擴大對外貿易創造條件。』

  一直以來,困擾黑龍江省對外貿易的關鍵問題就是外貿結構不合理問題。

  在代表們看來,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將成為提昇黑龍江省外貿運行質量的轉捩點。

  葉曉峰在接受采訪時說,過去五年,黑龍江省對外貿易實現高速增長。在高起點上,我們處在高位盤整、轉換結構、提昇質量、增強效益的有利時機,要貫徹落實本屆黨代會提出的『努力實現「五個突破」,推進「一個跨越」』,全省商務戰線要以高昂的士氣、拼搏的精神,紮實工作,奮發努力,確保省委、省政府的戰略決策落到實處,確保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五年翻一番,經濟外向度明顯提高,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的奮斗目標。

  全面實施自主出口品牌戰略,提高企業和出口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要以自主創新為動力,大力實施出口名牌戰略,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品牌,制訂國際品牌發展戰略,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建設政策支持體系,培育自有出口品牌,提高商品附加值,為中外企業提供開拓國際市場的信息、采購和合作平臺。出臺培育自主出口品牌的政策措施,從研發、設計、生產、營銷等環節實施一攬子扶持政策。優選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出口競爭力的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支持更多企業品牌進入商務部『重點支持和發展的品牌出口商品』。

  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的出口。加快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建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重點出口企業,支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積極承接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同時,進一步擴大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力爭把裝備工業規劃中重點支持的電站設備、飛機及微型汽車、重型數控機床、鐵路貨車、焊接技術等五大類裝備制造業逐步建成全省機電產品出口基地。

  培育壯大貿易主體。加大『南聯』力度,與先進省市聯手,特別是注重與香港企業聯手,以大項目為紐帶,抓緊引進一批有實力的大企業。鼓勵外資和民營資本以獨資、合資、合作、股份制等形式,投資黑龍江省的紡織、服裝、家電、電子信息、機電產品等領域的加工貿易,把他們的資金和技術與黑龍江省的資源、能源和市場優勢結合起來,實現經貿主體的產業化和本地化,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

  來自口岸城市的代表、黑河市市長張晶川針對本地區提出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思路,要扶持壯大自己的外經貿主體;要加快發展進出口加工區,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延長產業鏈;盡快完善對俄大通道建設,采取積極辦法,爭取早日建成黑龍江大橋。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