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薄喜如:將旅游業融入大格局
2007-04-27 11:47: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秀梅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省十次黨代會代表、省旅游局局長薄喜如

  東北網4月27日電 題:抓住機遇勇於創新將旅游業融入全省經濟發展大格局——訪省十次黨代會代表、省旅游局局長薄喜如

    李秀梅 東北網記者 高長利

  省委九屆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充分發揮我省旅游資源優勢,積極發展冰雪、避暑度假等特色旅游。這讓省十次黨代會代表、省旅游局局長薄喜如倍感振奮。

  薄喜如說,九次黨代會以來尤其是近兩年,我省旅游產業進入了迅猛發展期。2006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106.37萬人次,外匯收入4.92億美元,分別比5年前增長48.27%和65.56%;接待國內游客5193.86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311.72億元,分別比5年前增長55.04%和73.92%。旅游總收入350.96億元,比5年前增長72.12%。旅游收入相當於GDP的比例由五年前的5.23%上昇為現在的5.65%。旅游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加速發展條件已基本具備。

  薄喜如表示,九次黨代會以來全省旅游產業總體上呈現出加速發展的特點和趨勢。目前,全省范圍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多元投入發展旅游產業的局面初步形成。全省13個地市和多數縣區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主導產業或重要產業,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建立和強化了旅游管理機構,有的還設立了旅游發展金。建立了省、地、縣三級旅游項目庫,初步形成了動態管理和多渠道招商機制。非國有資本投入旅游賓館建設超過150億元,80%的漂流點和70%的滑雪場屬民營開發投資。全省旅游基礎設施開發初見成效,已形成環哈爾濱旅游中心區向全省輻射的5條骨乾長線、50多條中短旅游線、旅游景區達300多個。根據我省旅游產業發展實際,省旅游局出臺了《黑龍江省滑雪場質量等級標准》、《黑龍江省漂流旅游質量標准》等在全國首創的地方性標准,結合實際推出了旅游家庭旅館等質量評定標准,深入開展了旅游市場治理和打假打非專項整頓工作,全省旅游業初步形成了制度化、標准化、規范化產業管理體系。

  『黑龍江——中國旅游酷省』旅游形象深入人心。薄喜如說,九次黨代會以來,我省傾力打造『黑龍江——中國旅游酷省』旅游總體形象,以『春季活力世界、夏季清涼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四個主題為支橕,全方位宣傳和樹立我省『中國滑雪旅游勝地』、『世界冰雪旅游名都』、『夏季避暑度假勝地』三大旅游目的地形象,我省旅游影響力和佔有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大慶、伊春、阿城、綏芬河、鐵力、虎林等9個城市進入『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行列。省社會科學院2006年在『旅游產業對黑龍江經濟發展貢獻研究報告』指出,黑龍江省旅游業在推進GDP增長、擴大需求收入等諸多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我省旅游業在需求收入彈性、就業容量、促進外匯收入、帶動關聯產業發展四個基准上都已基本符合支柱產業的標准。

  展望全省旅游業的未來發展,薄喜如充滿信心。她表示,我省旅游產業將按照省委工作報告的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抓住『十一五』寶貴的戰略機遇,勇於創新,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培育特色旅游支柱產業的戰略決策,將旅游業積極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以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為主題,以優化結構、轉型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以開發特色旅游產品、培養旅游品牌為核心,以整合旅游行業、創新旅游體制和機制為著力點,大力提昇旅游業的產業化程度,進一步增強旅游產業的綜合競爭力,不斷提高旅游產業的產出效益,充分發揮旅游產業的『龍頭』作用,確保2010年旅游產業總收入佔全省GDP的7%以上,為在2020年建成旅游強省奠定堅實的基礎。

  薄喜如代表表示,『十一五』期間,全省力爭建成10個生態旅游示范區,100個休閑旅游度假區(點),200個綠色飯店,建成50——100個旅游扶貧示范村、屯、點(區),並實現扶貧示范區內三分之一勞動力從事旅游業和人均收入翻一番,力爭有項目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全省旅游區生態環境達標率達100%。實施精品戰略,重點開發建設具有國際性、地域性和市場競爭力的旅游精品,不斷提高產業素質,把我省逐步建設成為中國最大、世界知名的冰雪旅游與避暑旅游度假勝地。

責任編輯:張昭

【專題】堅持科學發展觀 構建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