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9日電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題為《黨內和諧是源頭活水》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新的執政理念。『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提出的新要求,它明確了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黨內和諧是源頭活水,沒有黨內和諧就難以實現社會和諧,而黨內和諧的關鍵是黨的各級領導班子的和諧。
貫徹民主集中制促和諧
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長期堅持的根本組織制度、領導制度和工作制度。貫徹民主集中制是各級黨委的首要職責和根本任務,是促進黨內和諧,提高黨委決策質量的重要前提。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發揚黨內民主,黨委主要領導是關鍵。被形象稱之為『班長』的黨委主要領導要堅持良好的民主作風,在充分發揮帶班作用、主導作用、核心作用的同時,更要注意發揮其他班子成員聰明纔智的互補作用,包括貫徹主要領導想法的思考延伸作用,多角度思考的完善作用,逆向思考的啟迪作用等等,共同營造團結和諧的民主氛圍,確保每個班子成員都能夠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敢講真話,確保黨委決定是集思廣益的決策。發揚黨內民主,黨委班子要堅持廣開言路,黨委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領導要認真聽取來自黨的基層組織和普通黨員的意見、建議,敢於聽取不同的看法、尖銳的批評,注意聽取少數人的意見,善於發現、吸納他們意見中的真知灼見,增強廣大黨員對黨組織和各級領導乾部的信任,進而密切黨群、乾群關系。
在民主的基礎上實行正確的集中,必須依靠制度作保證。基層黨委應該依據《黨章》建立健全黨委議事決策規則,規范黨委議事的范圍和事項,防止事無巨細、包攬過多的傾向。黨委研究討論問題,必須堅持『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集體領導是黨委領導的最高原則,又是黨委決策科學有效的根本保證,必須堅持重大問題由黨委集體討論決定,積極推行黨委會議投票表決制。要嚴格遵循黨委議事決策的程序。程序就是法則,按照『確定議題、准備預案、提前通知、充分醞釀、民主討論、會議表決、形成決議、決策實施』的步驟進行,少了哪一個程序都是違規。用健全的制度規范黨委成員的行為,促進思想統一、關系和諧,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遵守黨內政治紀律保和諧
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保證黨內和諧的重要措施。各級黨委和領導乾部必須做到『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
『四個服從』是黨的最高組織紀律,實質是少數服從多數,核心是全黨服從中央。在黨委內部,黨委成員無論職務高低、資歷深淺、年齡大小,人人都有一票權、人人只有一票權,任何人都不能有超越其他成員的特殊權力,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絕不能以職務最高、責任最多、權力最大而藐視其他成員的民主權利,更不能凌駕於組織和集體之上。黨委研究決定問題,必須堅持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任何人都不得搞一言堂、獨斷專行、個人說了算;一旦黨委形成決議,就必須堅決執行,個人有不同意見可以保留,但在思想上、行動上不得有任何違背;黨委議事決策的內容未公布之前,不得隨意向外擴散,特別是乾部人事安排、重要問題的處理等,不能擅自講出去,切實嚴守黨的紀律,維護黨委決策的嚴肅性;更不能片面強調個人分工,不向黨委請示匯報,自由主義,自行其是,另立山頭,另搞一套。
對上級黨委的指示和文件,基層黨委和領導乾部必須堅決執行,有意見可以通過正常渠道積極向上反映,不能有抵觸情緒頂著不辦,要顧全大局,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落實好。各級黨委和領導乾部要提高遵守『全黨服從中央』的政治紀律自覺性,克服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妄加評論的毛病,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保證黨在思想上、組織上、政治上的鞏固和統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牢記黨的宗旨,以人為本,科學發展,人人為實現黨內和諧、構建和諧社會凝心聚力做貢獻。
化解黨內矛盾求和諧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進步的,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破解各種矛盾的過程。實現黨內和諧也是在不斷化解各種矛盾中達成的。
化解黨內矛盾,謀求黨委班子和諧,要靠健全黨委工作機制來保證。如:健全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工作情況通報制、定期談話制等溝通協調機制,以此加強班子成員之間的聯系,減少誤會摩擦,保證各項工作協調有序運轉;規范權力運行機制,積極推行『三重一大』問題票決制,減少決策失誤;完善管理、監督、考評機制,擴大群眾測評范圍,加大民主監督力度,祛除黨委班子中不利團結和諧的因素,把矛盾和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化解黨內矛盾,謀求黨委班子和諧,要靠領導乾部黨性表率作用來引導。黨委『一把手』要帶頭講團結、謀和諧,開展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確處理好黨、政正職之間的關系以及正職與副職之間的關系,努力做到總攬不包攬,放權不攬權,果斷不武斷,支持不乾預,互信不猜疑,交心不戒心,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凝聚人、感召人,在謀求黨內和諧中起模范帶頭作用;班子成員同樣要講協調,重配合,補臺不拆臺,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有事共商量,無事不生非,自覺維護好黨委班子的團結和諧,共同營造一種以和共事、以和謀事、以和興事、以和成事的政治生態環境。
化解黨內矛盾,謀求黨委班子和諧,要靠嚴格的黨內生活制度來實現。不能以喪失原則為代價換取表面的一團和氣。要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把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為促進黨內和諧的思想武器來運用,班子成員都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敢於正視問題、揭露矛盾、動真碰硬,特別是對影響黨內團結、妨礙黨內和諧的各種傾向,必須理直氣壯地進行批評和斗爭,決不能任其泛濫。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切實提高黨委班子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真正形成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和諧局面,以黨內和諧示范、帶動、促進社會和諧。
(作者為省農墾總局寶泉嶺分局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