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五一』長假 古玩堆裡去『淘』樂兒
2007-04-29 15:21:19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章海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9日電 今年『五一』期間,恰逢哈爾濱收藏家協會與黑龍江聖中古玩城共同舉辦『黑龍江首屆春季古玩收藏品交流大會』。27日,記者來到古玩收藏品交流大會的展區先睹為快。

  哈爾濱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著名錢幣收藏家孫亞非介紹說,本次交流大會將展出古玩、字畫、瓷器、銅器、錢幣、鍾表、證章、郵品、票券、相機、煙具、玉器等20多類數萬件展品。其中將有很多大家數十年的收藏珍品展出交流,對眾多藏友和市民來說是難得的好機會。

  在聖中古玩城二樓,記者見到了中國首家私人鍾表博物館創辦者李倫先生。李倫先生從40多年前退伍時連長送他一塊航空表開始鍾情於鍾表收藏,幾十年辛苦尋找,擁有了上萬件各式鍾表,並被寫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1994年,李倫先生被評為中國十大收藏家之一。說起自己的鍾表藏品,李倫先生指著身旁的一個座鍾說,你別看它普通,它可為中國人爭得過大榮譽。『這鍾是清代上海民間手工作品,屬於仿蘇州本鍾。它不但報時,還報刻。1915年,該品牌座鍾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特別獎。』據李倫先生介紹,因為這種座鍾一個月纔生產一個,所以存世量特別少,也就特別受鍾表收藏者的青睞,甚至成為鍾表收藏大家的一種標志。李倫先生說,他在哈爾濱收藏的第一塊懷表來自道外的一家寄賣店,那是他省吃儉用一年攢錢買下的。該表18K金表殼,是瑞士1817年的產品。該表能報時報分報秒,當時以為是盲表,後來纔知道它叫『問表』。李倫先生先生說,他收藏的不少瑞士表都屬於大師級的產品,比如有一種國際表,做工特別精細,能自動撥針,特別神奇。

  與李倫先生展室斜對面的是孫亞非先生的錢幣展室。孫亞非先生是錢幣收藏大家,目前收藏古錢幣萬餘枚,曾與他人合著《黑龍江錢幣》一書,並在黑龍江大學講授中國錢幣史課程。孫亞非先生的展品也是珍品如雲,他拿出一塊印鈔母版告訴記者,該母版屬於民國初年黑龍江廣信公司,發現這塊母版曾引起專家的極大關注,央視等媒體也多次進行報道,目前在錢幣收藏界還沒有發現第二塊。記者注意到,在孫亞非先生的古錢幣展櫥裡有一枚標著『巴斯巴文』的錢幣。據孫先生介紹,這是元代的錢幣,錢幣上的『巴斯巴文』翻譯過來就是『長命福祿』的意思,『這種錢是元朝皇宮專用的賞賜錢,在當時的市面上是不流通的。目前這種錢幣也只發現這一枚,即使是中國錢幣博物館也沒有收藏。』孫先生收藏的古錢幣中還有堪稱孤品的『咸豐重寶檔十錢』,『這一枚錢幣可以當十枚小平錢用。』孫先生收藏的唐『得壹』、『順天』錢幣也很珍貴,這種錢幣是安史之亂時史思明在洛陽鑄造的,收藏界素有『順天易得,得壹難得』的說法,可見在『得壹』和『順天』錢幣中,『得壹』更難尋覓。記者看到,在孫先生的展品中,不但有中國的古錢幣,還有一些外國的古錢幣,如日本幕府時期的『金判』、『銀判』,高句麗的『母錢』,俄彼得一世的銅幣等。從孫先生的展品看,幾乎涉及了中國古代到民國期間各個朝代的錢幣。

  觀看了鍾表,賞玩了錢幣,可以去展區寶月堂看清三代的青花瓷。女藏主周悅介紹說,上好的青花瓷以人物圖案為最佳,花鳥魚蟲次之,山水為三檔,花卉為末。周悅女士搬出一件祝壽青花瓷瓶,翻開瓶底是『大清咸豐』年制。這次交流的展品還有哈市很少見的魚類、植物化石制品、遼代的銀鎦金飾品,另有遼代的銀覆面、銅覆面,都不常見。覆面藏者劉文水先生介紹說,交流展品中還有玉環、玉琮等新石器晚期的玉器,經考古專家考證,這些玉器大約距今5000年左右。哈爾濱市民俗研究會會長周彥春先生的煙具收藏也別具味道。周先生的煙具有銅制的、鐵制的、鋁制的、木制的、水泥的,不但品種豐富,而且造型各異。周先生說,這是他30年煙具收藏中的部分精品。

  黑龍江首屆春季古玩收藏品交流大會的地點在先鋒路55號,黃金周交流大會連續舉辦。屆時年近八旬的哈爾濱書畫院院長高歌將與眾多書畫家現場揮毫,並有近千幅書畫家的作品與市民和淘友們見面。

  古玩店裡開眼界

  極樂寺附近的哈爾濱古玩市場是哈市收藏愛好者常去的地方,這裡雲集了一百多家古玩店,字畫、瓷器、錢幣、鍾表、證章、郵品、票券、相機、玉器應有盡有,其中不乏一些精美的藏品。

  在哈爾濱古玩市場,苗德福先生的藏品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苗先生原來經營企業,退休後改行經營古董。苗先生說,以前哈爾濱有很多外國人,特別是俄國人對哈爾濱影響很大,不但在建築上有表現,在生活方面也是這樣。這些西方僑民離開哈爾濱以後,很多外國人的生活品留了下來,其中很大一部分做工精美,是很難得的收藏品。因為對這些藏品的喜愛,苗先生店裡西方的精美藏品最多。苗先生領記者看了他展出的西洋舊鍾,其中以法國、德國的居多,有1855年法國制造的彩繪座鍾、1855年法國制造的全身銅鎦金的壁鍾、百年前以音樂報時的德國大座鍾,其做工的精細令人嘆服。其實,哈爾濱古玩市場也有很多有特色收藏的店,雖然藏品算不上古董,但值得一看。比如有的店藏多種多樣的舊相機,有的店有各種各樣的奇石,有的店甚至擺出了很多舊顯微鏡。

  道外區南二道街大羅新古玩市場也是藏家流連的地方,這裡給記者留下很深印象的是楊樹石先生的樂器店。京胡、板胡、小提琴、手風琴等中外樂器塞了一屋子。楊先生9歲學拉二胡,對樂器感情很深。楊先生的樂器以民族樂器為主,其中以弦樂器和彈撥樂器居多。楊先生指著牆上的秦琴說,現在拉這種琴的人已經不多了,但它是中阮的先祖,從樂器發展史來說,是有一定收藏價值的。大羅新古玩市場古玩愛好者冬天常去三樓擺攤,現在的季節,古玩愛好者們就把古玩攤擺到了道外頭道街和二道街上。收藏家們把大羅新這樣的古玩市場稱為初級市場,這裡雖然淘不到上好的寶貝,但藏家們依然去逛,對一般的收藏者來說,就更離不開了。只不過,在買古玩的時候,要學會鑒別,別讓贗品蒙住了眼睛。

  跳蚤市場百姓的淘寶寶地

  相對於極樂寺古玩市場來說,道外二十道街的跳蚤市場實在上不了檔次,但這個地方卻是哈爾濱甚至省內眾多普通淘寶者的樂園。

  來道外二十道街的淘寶者中,淘書的人最多。二十道街跳蚤市場舊書攤無論春夏秋冬,每逢周六、周日便人頭攢動,叫賣聲不絕於耳。雖然賣什麼的都有,但以舊書最多。即使在最冷的寒冬臘月,也有幾十家攤主堅持賣書。到了春暖花開時節,擺書攤的人更多,多的時候不下百家。

  二十道街書攤與書店不同。書店的書多是新書,舊書極少,即使有舊書,也是近幾年下架的,並沒有舊到哪裡去。想到書店去淘舊書,是要失望的。但二十道街舊書攤是名副其實的舊。近些年,省文聯圖書室、電機廠圖書館等一批企事業單位的書被書販子倒到了舊書市場上,一些市面上早就買不到的舊書,在二十道街舊書攤上反而容易尋覓。哈爾濱不少大學教授學者的藏書也流到了二十道街舊書攤上,令很多淘書者垂涎欲滴。二十道街舊書攤的書很便宜,兩三元錢一本,貴的也就五六元錢,超過十元的書不多。這裡與書店不同的是還可以講價,有時候一元錢買一本好書也是有的。二十道街舊書攤還有一個特點,很多書店不賣的書,舊書攤反而能見到。哈爾濱書店很少賣哈爾濱本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很多地方文史資料、作家作品,在書店很難尋覓。可是,到了二十道街書攤卻能俯身可得。當然,二十道街書攤也不全是幾元一本的大路貨,偶有民國、偽滿時期的舊書,這是很多淘書者最想得到的,但這類書價格不菲。有淘書者曾在二十道街書攤花幾百元淘得十餘冊偽滿時期的小說,兩次轉手後,這十餘冊小說已經身價過萬。所以有經驗的淘書者都早早地去二十道街書攤等著,擺攤的將一周時間裡從各地網羅來的舊書一擺,淘書者最快樂的時刻便開始了。記者注意到,去二十道街書攤淘書的人,有的並不為收藏,而只是想找些舊書讀,有的是為了懷舊,還有人圖的是書攤的那一份市井情懷。

  當然,如果你以為道外二十道街僅有書攤熱鬧,那就錯了。賣舊書畫、舊像章、煙標、酒壺、舊留聲機、舊收音機、舊手表、舊燭臺、舊香爐、舊郵票,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對普通收藏者來說,確實能勾起人們的收藏欲望,省內好多地市的收藏者也常常光顧道外二十道街的跳蚤市場。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