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7日(記者杜筱) 今天是五一長假的最後一天。記者從各大醫院了解到,近幾天來,因腸胃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到醫院求治的患者不在少數,門診量與往年相比增加了近一倍,這些也是節後最易患的疾病。專家提醒,長假即將結束,市民應注意休息,調整心態,盡可能清淡飲食,全方位調理對抗『節後病』。
飲食無度腸胃受苦
過節總是皆大歡喜,免不了美食佳餚,杯酒盡歡,這時總有人忘記了要保持節制,飲食無度、生活作息紊亂,身體最先發出警報的就是消化系統。因此,節後健康調整,首先從調整腸胃入手。
據哈醫大一院急診科主任王秀潔介紹,因腸胃疾病來醫院求治的患者主要有兩種,一是暴飲暴食油膩食品引起的消化不良。針對這種類型的節後病,首先要控制飲食,吃得清淡些,讓胃腸道休息,也可居家備用一些助消化藥。二是吃了生冷、不潔食品引起的急性腸胃炎。對於上吐下瀉的急性腸胃炎,不要亂用胃動力藥,以免加重腹瀉。如果只是輕微的腹瀉,可以通過居家飲食調節,日常要注意多喝水,防止腹瀉嚴重造成的脫水和鈉、鉀電解質紊亂。但如果腹瀉嚴重,一天達六七次,應該盡早到醫院求診。
車禍、自殺患者增多
今年五一期間,哈醫大二院急診科收治的外傷患者比往年相比增加了一倍多,造成外傷的最大殺手是車禍,醉酒後跌打扭傷的也不在少數。車禍發生地點以旅游景點和商業網點居多,發生的原因與車流量大、人流擁擠、疲勞駕駛有著直接關系。
哈醫大二院急診科主任王新春提醒,節日出游、購物要遵守交通規則,以保證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安全。尚在歸途中的游客,尤其是那些自駕游的司機朋友,一定要謹慎駕駛注意行車安全。
此外,今年五一期間哈醫大二院急診科還收治了6位自殺患者,年齡從二十多歲到六十多歲不等,而去年同期僅一例。
心腦血管疾病頻發敲響警鍾
心腦血管疾病是長假期間的一個多發病,今年五一長假也不例外,患者的門診量與往年持平。
每到過節,人的生活規律就很容易被打亂,各大醫院的急診科都會接收一些突發心肌梗死等危險疾病的病人。其實,這些疾病表面上是突發,但背後卻隱藏著不容忽視的『隱患』,如過度興奮、嚴重休息不足,再加上應酬增多,大量攝入煙、酒等有害物質,都會使心率增快,血壓增高,從而誘發冠心病、腦溢血等嚴重疾病。
一般來說,心腦血管病清晨發病的較多,專家提醒有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要注意,早晨起床時不要起身太快,血液黏稠度高的人起來後還要多喝些水,對於稀釋血液都很有好處。如果出現胸口疼痛、憋氣、手麻等癥狀,不要驚慌,趕緊量一量血壓,及時到醫院診治。另外,我們的血壓在10時至11時是個小高峰,會有一定的上昇,而晚上又會出現一個小高峰,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這個時刻,不要過於勞累、激動。在飲食方面則要注意低脂飲食、控制酒量、平衡膳食,不可暴飲暴食增加胃腸負擔。
上班前留點時間調整心態
長假期間,市民的心態自然放松,但一到上班時間卻頓感身心疲憊,常常會出現失眠、胸悶等癥狀,甚至恐懼上班,難以進入學習和工作狀態。因此,王新春主任建議上班族應盡快停止各種應酬,長假最後一天最好抓緊時間自我調節,規律睡眠、飲食,從生活內容到作息時間都做出相應的調整,調整心態。
長假後的第一天早上,可以安排不用動腦的工作,或者一直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比如整理名片、資料抄寫、安排工作日程等,如此一來,漸進地進入工作狀態,透過無關能力的整理過程獲得小小的滿足,達到調整心態的目的。一旦出現緊張、懮慮、厭倦工作的不良心態,也不要著急,白天工作時可以喝點茶、咖啡提神,也可以每過幾個小時進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隨著吐故納新,緊張也離開了身體;中午小憩一會兒,晚上爭取早睡;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改善情緒,消除對上班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