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9日電 9年的『葵花』,4.9億元的稅金,平均每年納稅5444萬元。2006年納稅9756萬元。納稅額自2003年起連續4年蟬聯全省民營企業和中藥生產企業之首。列『中國私營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第22位。曾經連續3年以300%的速度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瀕臨倒閉的企業到躋身全國中藥行業30強。快速發展的黑龍江葵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靠的是企業文化的支橕,打造出一片和諧的天地。
葵花藥業從五常制藥廠改制而來。五常制藥廠1997年虧損額高達839萬元,職工開不出工資,放假9個多月。停產期間企業的物品被偷竊一空,僅一個車間就丟失電機25臺。對於這一問題,葵花藥業創始人關彥斌認為:五常制藥廠產品結構好、生產設備好、技術隊伍好。這樣一個不缺技術、不缺產品、不缺設備的企業之所以如此,缺的是一種文化。沒有一種企業文化,人們的心靈和行為就無法得到規范,企業的合力和競爭力就無法形成。
治廠之道,首在治心。葵花藥業樹立起『葵花向陽,始終如一』、『誠實做人,誠實做藥』、『產業報國,貢獻社會』的企業理念、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使其牢牢地紮根於葵花人心中,葵花藥業企業文化的建設走上了一條良性發展軌道。
葵花藥業的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同企業形象聯系起來,珍惜企業聲譽,認真工作,這是企業一種無形的資產,對葵花人來說,是物質財富所無法比擬的。9年間,葵花人令肝藥領域裡惟一兩獲國家最高獎銀獎的葵花牌護肝片,成長為當今肝藥的第一品牌,佔據了全國市場的75%份額;葵花藥業從6000多家制藥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10家『重質量,守信譽』醫藥企業之一;在全省規模以上工業50強中排名突顯,利潤名列第22位,稅金名列第33位;在全省2006年首批中小企業信用等級評比中,葵花藥業中的3家企業,被評為AAA級企業。此外還被國家勞動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工商聯聯合授予『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榮譽稱號。
今年1月19日,葵花藥業集團兼並黑龍江鐵力紅葉制藥有限責任公司,這標志著企業資本運營在完成兼並重慶御一藥業之後,又一次兼並大動作。這是葵花人在思維方式上、經營模式上、經營地域上的重大突破。葵花藥業收購了兩家藥業,更承擔了一份社會責任。
葵花藥業在9年的時間裡,隊伍從當初的480多人,發展到今天的3300多人。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經營領域的拓寬,以及人纔隊伍本身合理的流動,每個月新增崗位在五六十人左右。其間,也曾有少數人因不同的原因離公司而去,但是,其中又有相當一些人在經過比較後又回頭選擇了葵花藥業,出現了『回流現象』。這些『回流者』回來後,不僅其工作狀態明顯改善,還對其他人員產生了無聲的影響,詮釋了『葵花』用人文化的先進性。
葵花藥業堅持以『產業報國,貢獻社會』為己任,近年創造了3000多個就業崗位。先後為五常市農村修路、為考入清華大學的特困生孟繁榮同學捐助全程學費、為開發拉林滿族京旗文化的開發資助、關愛黑龍江省貧困兒童捐贈活動等捐款200多萬元;出資100萬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設立『葵花助學金』、『葵花獎學金』;『葵花愛心助學善行』活動,幫助了兩千餘名貧困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出資25萬元在五常市紅旗鄉建立了『葵花希望小學』。葵花藥業是踏踏實實走過來的,他們樹起的是和諧與文化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