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爾濱:千項環境整治工程打造宜居家園
2007-05-11 09:36:0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金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1日電 改造居民庭院、清理橋下空間、改造紅博地下通道、綜合整治安紅街、改造機場路建築立面……哈爾濱市2007年近千項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在黃金周期間悄然啟動。記者從哈市有關部門了解到,今年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更加貼近百姓生活。

  改善生活環境———拆除破舊居民庭院

  記者在2007年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表上看到,排在首位的最大項目是居民庭院改造。據環境綜合整治辦踏查統計,哈爾濱市現有7105個居民庭院,目前未改造建設的有2388個,佔全市應改造庭院總數的48%。今年哈爾濱市計劃改造500個居民庭院,闢建集休閑、健身、娛樂於一體,方便百姓生活的市民休閑健身廣場50處,建設改造規模分別比去年增加34.4%和127%。『五一』期間,哈爾濱市開始對500個舊有庭院實施拆除,許多居民連日來已主動拆除自家煤柈棚、自行車棚。

  方便市民休閑———整治橋下空間消滅無燈街

  今年的環境綜合整治多了一個新項目———橋下空間整治,95座立交橋橋下空間將全部改頭換面。市環境綜合整治辦負責人介紹,哈爾濱市目前共有各類橋梁259座,除108座跨江、河橋和56座人行過街天橋外,有95座立交橋具有大量的橋下空間,這些空間大都沒有被有效開發利用,環境極差。今年哈爾濱市將新陽安發橋、教化立交橋、寬城橋等群眾渴望度高、活動需求大的20座立交橋橋下空間列為首批整治重點,通過平面立面綜合改造,為市民闢建更多的休閑健身活動場所。另外,職工街、松新街、新一街、農林街、動源街、通港街等79條背街土路改造和無燈街已被列入改造計劃。『五一』期間,這些背街背巷照明改造工程已相繼開工,群眾將不再『夜行難』。

  提昇文化品位———老舊建築改造彰顯城市魅力

  為讓哈爾濱北方名城的定位更有支橕力,哈爾濱市今年環境綜合整治把重點放在能夠提昇城市品位的特色建築上。機場迎賓線路埃德蒙頓路、河鼓街等65棟建築,將實施牆體保溫節能改造。『五一』期間,市環境綜合整治辦已組織專家完成了施工圖設計,並迅速開工建設。北環路、新疆大街16棟,文教、文府廣場19棟建築,實施牆體保溫節能改造後,不但讓居民住上保溫房,居民樓牆體也將成為城市一道風景。

  安紅街區是今年環境綜合整治的重中之重,改造將在七大方面進行。工程建設總面積60277平方米,其中,綠地彩化總面積31869平方米,整飾改造樓體46棟,為市民增設健身休閑設施6套。6月中旬,這個街區將建成集景觀與游覽休閑於一體的特色生態景觀廊道,並成為代表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拉動城市經濟———亮化城市展現冰城活力

  為拉動城市經濟快速發展,今年哈爾濱市將著重整治哈阿、哈大出城口。通過拆除違規佔道建築物構築物,整飾建築樓體和牌匾廣告,實施大規模的綠化、彩化和燈飾亮化、增設組團式雕塑和其他標志性景觀,將兩個出城口建設成獨具北方特色的迎賓大道。

  與此同時,哈爾濱市今年將從實施亮化經濟的高度出發,采用新型燈具實施松花江沿岸夜景觀燈飾亮化工程和橋下空間燈飾亮化工程。並對全市重點街路、商業街區、大型橋梁、高層建築、道路節點、重點地區燈飾亮化進行系統整合,建立城市夜景觀燈飾亮化集中控制系統,確保哈爾濱市燈飾亮化步入規范系統的管理軌道。

  堅持以人為本———時時處處體現人文關懷

  今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實施過程中體現了以民為本。市民每天可通過收看電視媒體的卡通片,了解道路封堵情況。其中,紅博地下通道改造工程,就是通過卡通片對市民進行交通引導的;安紅街區改造,則在建國街現場設立大型公示板,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居民庭院改造之前,全部召開聽證會,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市民休閑健身廣場建設,針對社區居民人口、年齡段差異,配置不同數量、種類健身器械;環境整治施工現場同時實現圍檔整潔規范,夜間警示標識醒目完好,殘土垃圾日產日清。切實讓市民感受城市建設的人文關懷。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