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觀光客眼裡處處都是景 我省工農業旅游年直接收入10億元
2007-05-11 09:49:1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呂士軍 李晶琳 劉穎卓 張鑄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1日電 把工農業產業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在發達國家已有近百年歷史,在我國僅有十幾年的時間。我省大力發展工農業旅游五年來,在豐富四季旅游產品、促進旅游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已有可觀的成績。發展工農業旅游在我省正是後勁十足。

  -打破季節限制

  在哈爾濱三精制藥工業園區內,春秋寒暑都可以參觀三大劑型藥品生產的全過程。在北方現代都市農業示范園裡,帶給人們驚喜的鮮艷的五色草長城還是繁殖五色草的苗床,年可繁育五色草苗300萬株,這裡一年四季奼紫嫣紅。

  我省的工農業旅游打破了季節局限的藩籬,是開發四季旅游產品的極好資源,受到了旅游者的普遍歡迎。我省自2002年開始,大力推動工農業旅游示范點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推薦創建單位172家;有省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39家,其中農業旅游示范點29家,工業旅游示范點10家;在39家省級示范點中,有國家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23家,其中農業旅游示范點17家,工業旅游示范點6家。

  多元化產品結構對於拓寬旅游消費渠道、延長游客逗留時間、豐富旅游內涵等具有積極意義,特別是工農業旅游產品不受季節限制,對緩解城市淡旺季的明顯差異,發揮了重要作用,提昇了旅游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直接增收10億元

  工農業旅游對於促進我省經濟發展的作用在於它的關聯性。發展農業旅游,有利於擴大農村剩餘勞動力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帶動地區消費,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面貌改變。發展工業旅游,在於有效利用企業的空餘廠房,為企業增加新的賣點,宣傳企業的歷史,介紹企業新產品,向社會展示企業的形象,樹立企業品牌,提高企業的知名度,為企業產品更新換代、擴大再生產打開市場,開拓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了解,我省通過開展工農業旅游,已實現了3000多名城市下崗職工和農村賦閑人員的直接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新增間接就業人數達6000多人。去年,我省工農業旅游接待游客約300萬人次,直接旅游收入約10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帶動其他產品增收約50億元。

  工農業旅游創造的間接效益更非數字所能完全體現的。據三精制藥工業園區的工作人員介紹,在醫藥市場水針劑藥品事故頻發的2006年,園區以『讓誠信走出企業』為主題,舉辦了『2006年暑期免費工業游』活動,敞開大門,讓老百姓親眼見證三精的精益管理,使公司『三精藍色健康之旅』工業游以良好的形象及感觀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三精藍色健康之旅』也成為三精制藥宣傳企業形象、提昇品牌、促進銷售、提高效益的一個新的手段和新的平臺。

  -不同口味異彩紛呈

  記者了解到,我省工農業旅游產品豐富,類型齊全。農業旅游示范點大體分為8種類型,即:農業觀光類,如哈爾濱北方現代都市農業示范園、寧安渤海農業旅游示范園、綏化綠之源農業觀光園等;農業科普類,如綏化農科院科技園區、牡丹江春城園藝科技旅游示范園等;農產品采摘類,如哈爾濱葡萄王國;生態類,如綏化綠之源生態農業園區、雙鴨山雙興生態觀光園、佳木斯千裡生態園、阿城平山野生動物實驗場養鹿場等;休閑度假類,如齊齊哈爾園藝園度假村、牡丹江黑寶熊樂園等;民族風情類,如佳木斯同江街津口赫哲族漁獵文化旅游示范區、齊齊哈爾梅裡斯達斡爾哈拉新村等;農家樂,齊齊哈爾甘南縣興十四村;綜合類,農墾8510農場、黑龍江省農科院園藝分院、齊齊哈爾依安縣向前鄉新合村等。工業旅游示范點分為能源、機械制造、輕工生產、食品、藥品加工等類型。

  豐富的工農業旅游產品,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極大地滿足了旅游者求新、求異、求知的需求。按照普遍培養,重點建設原則,我省工農業旅游示范點建設遍地開花。現有的39家工農業旅游示范點遍布全省10個市和森工、農墾系統,由點到面,構成我省工農業旅游網。

  -派生產物功不可沒

  工農業旅游是從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的主營業務上派生出來的,不影響各個單位的正常生產活動,可以說是地照種、莊稼照長、糧食照收、機器照轉、產品照出,但卻帶來了人流、現金流和信息流。據齊齊哈爾市旅游局統計,全市工農業旅游3年來共接待游客21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3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更成為企業及本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僅第一重型機械廠,直接的旅游收入每年大約在800萬元,曾有些游客回去向自己公司介紹一重生產能力後,該公司與一重簽訂定貨合同千萬元,工業旅游反過來促進企業發展的關聯效應十分明顯。

  -打造新的旅游增長點

  省旅游局局長薄喜如說,為了創新旅游產品,突出發展特色旅游,我省將大力發展工農業旅游。積極探索旅游介入新農村建設和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途徑。促進工農業旅游服務體系建設,做好工農業旅游市場開拓,抓好工農業旅游人纔培養,加強工農業旅游發展分類指導。積極向國家推薦鄉村旅游特色縣、特色鄉、特色村。圍繞老工業基地振興,重點支持哈大齊工業走廊沿線城市發展工業旅游,積極支持資源型城市開展工業旅游。

  據了解,我省將突出和諧城鄉游主題,重點打造以農業為主題,以農家樂為主要載體的鄉村旅游,以農墾為背景的大農業小城鎮型農業旅游,以森工為背景的原生態農業旅游,以煤炭生產、重型機械制造、新型工業產品加工等為依托的特色工業旅游產品。加強業務指導和人員素質培養,促進工農業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不斷增強工農業旅游的生命力和市場競爭力。使工農業旅游紅紅火火地向前發展,成為我省旅游新的增長點。

  北方現代都市農業示范園。

  三精制藥工業園區。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