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3日電 『丁香城』喜添『丁香園』,六百市民認養市花一個佔地面積達3.6萬平方米、栽種1.2萬餘株丁香樹的丁香花園,『五一』黃金周期間在哈爾濱市落成並向游人免費開放。這個位於香坊區旭昇街與保健路交錯地帶的丁香園是香坊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共同投資興建的。
據香坊區城管局園林科科長陳潔介紹,這個丁香園區引進了多個丁香新樹種,加上變異的樹種,園內共栽植了39種丁香樹。在這個丁香園內有許多珍稀的丁香樹種,包括北京丁香、朝鮮丁香、西南丁香、藍丁香、白色重瓣丁香、四季丁香、圓序丁香等。長假中,許多市民和外地游客慕名到丁香園賞花。據介紹,這個丁香園內所有的丁香樹都可以認養,市民只要交50元錢就可以認養一棵丁香樹,認養者將獲得認養證書,被認養的丁香樹將掛牌。截至5月9日,已經有600餘名市民報名認養園內的丁香樹。園內被稱作『丁香王』的高近8米的暴馬丁香樹的認養事宜也正在洽談中,目前已經有多家企業表示有此意向。
丁香園的落成,在哈爾濱市掀起一股『丁香熱』,哈爾濱市民對丁香市花的關注和愛護意識明顯增強。一些市民提出,作為市花,丁香在哈爾濱應該多些、多些、再多些,讓哈爾濱成為真正的丁香城。丁香花在城市綠化中整體比例下降,盡管總量未減,但感覺『少』了據市園林部門統計的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哈爾濱市擁有丁香樹的總量為100萬株左右。市城管局綠化處的副處長許易梅介紹說,2006年哈爾濱市財政撥款數千萬元用於園林綠化,如果加上企業、科研院所和民間用於綠化的總投入,此項資金將達5個億,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資金是用於對丁香花的修剪和維護。2006年哈爾濱市全年新栽植丁香樹共265000餘株。道裡區城管局園林科科長隋靜介紹說,僅道裡區每年春季園林部門就要投入大約100萬元的資金和出動400多名人力用於對丁香花及相關設施的維護、修繕。
但是,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城市綠化的提檔昇級,一些市民感覺到丁香花似乎不如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得旺盛。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印象的產生呢?
長期從事丁香花教學研究的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的副院長劉曉東教授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他說,哈爾濱市在近年來開展的大規模城市綠化中引進了許多外地的新品種,包括一些名貴花草和樹木,致使丁香花在整個城市園林綠化中所佔的比例有所降低,加之丁香花的栽培規模和數量也較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略有減少,而且哈爾濱目前的丁香花的種類並不多,多數都是單瓣丁香,顏色也相對比較單一。與之相對應的是,市民的觀賞水平在不斷提高,所以造成『丁香花開得不茂盛的』感覺,這是比較正常的。他認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新建的住宅小區雖然按照規劃部門的要求,預留出了整個小區面積的1/3作為綠地,但是很少選擇丁香花作為樹種,所以少了『滿目丁香』的視覺享受。
據許易梅副處長分析,近幾年剛剛栽植的大批丁香樹還未長成,小丁香開花有限,所以即使丁香樹的總量沒變,但給人的感覺還是丁香花比原來少了許多。她介紹,近年來,市民關心綠化、愛護花草的整體意識在不斷提高,但是也有少數人發出不和諧音。比如,近年來,市少年宮門前的丁香花綠籬經常被行人踩踏,致使丁香樹不斷枯萎,需要不斷補種,使得市少年宮近年來對丁香花的維護成本急劇上昇。幾年前市園林部門曾經在南崗區某高校附近栽植了一批丁香樹,由於一些商販和行人的踩壓,幾乎沒有一棵成活。另外,總有一些人有意折丁香花枝回家觀賞;有的商企認為丁香樹擋了生意,偷偷把門前的丁香樹『暗殺』了;還有的小商販為了招攬生意,把丁香花的枝條當成了展示商品的展臺,讓幼嫩的丁香花枝不堪重負……這些不道德行為致使許多丁香花過早地凋零。
做大做強『丁香花』,讓丁香與冰雪節一樣,成為哈爾濱的一張名片丁香繽紛馥郁的五月,是哈爾濱迷人的季節。讓市花丁香成為城市的一張名片,給哈爾濱這座美麗的城市帶來更多的發展契機,這是有識之士和市民們的期待。
省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趙瑞政認為:『丁香花應該與冰雪節一樣,成為哈爾濱的象征,成為哈爾濱的驕傲,丁香花同樣可以做大做強。這不但可以提高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把丁香花向文化、經濟多種領域拓展,還可以「生財」。讓更多的國內外友人和客商通過丁香花了解哈爾濱,哈爾濱可以以丁香花為媒介,做更多有意義的事。開發丁香花是有前景、有價值的。』
趙瑞政建議,開發和挖掘丁香花應該一步一步來,哈爾濱目前應該先增加栽種數量和面積,擴大栽植規模,既淨化空氣,改善人居環境,也為進一步開發和挖掘丁香花的相關產業奠定基礎。同時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市民對環境和市花的愛護意識,促進廣大市民與環境、與市花、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愛好花卉攝影的程老師走過不少有『花節』的城市,山東菏澤的牡丹花節、萊州的月季花節、河南洛陽的牡丹花節、浙江杭州的桂花節、北京3月的桃花節、4月的玉蘭節和11月的紅葉節等,他說,這些『花節』都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哈爾濱應該加大丁香的開發力度,適時推出丁香節。
原哈鐵三中生物教師、現已退休的律鳳蘭老人建議,哈爾濱可以由社區、學校組織市民、學生以丁香為主題搞多種形式的活動,強化丁香的主題和寓意。比如可以搞一些丁香攝影展、丁香畫展、丁香花展、評選十佳丁香社區等多種活動,引導市民對丁香花的關注和愛護,促進和諧家庭、和諧社區、和諧學校的建設,並以此來推動市花丁香紮根於廣大市民的心中。
劉曉東教授認為,開發丁香,從技術層面看是可行的。他介紹,哈爾濱在歷史上被稱為『榆都丁香城』,丁香花是在哈爾濱眾多樹種中自然篩選下來的,具有耐陰、耐寒、生命力強等特點。
劉曉東認為,從哈爾濱市丁香花的現狀來看,應該立刻著手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應該大力引進丁香花的新品種,尤其要引進重瓣、花期長、顏色多的丁香新樹種。其次是應該加強科學配置,就是說盡量把丁香花的花期錯開,可以選擇不同花期的丁香花來栽植,讓丁香花在哈爾濱市從4月一直開到八九月份,甚至更長的時間。第三是加強科學管理和養護。不同的地段,可以把丁香花剪成不同的造型,增加動感和趣味性,同時養護也應該注重科學,避免使其染上細菌性疫病。第四是加強苗圃的基礎建設。丁香花的樹種很多,但多數是在苗圃裡供科研實驗用的,而且多數品種的數量非常有限,現在不可能移植到市區內的街道和公園。所以加強苗圃的基地建設,培植和引進更多的花期不同的丁香樹種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真是做到了這一點,讓丁香花一批一批地綻放,在哈爾濱常開不敗,這樣纔能讓哈爾濱成為名副其實的『丁香城』。
談到加大丁香栽植時,市城管局綠化處的副處長許易梅認為,可以在條件允許的街道設立丁香一條街,還可以設置丁香廣場、丁香公園等,在植物園中也可以設置丁香專業園,再比如在市區的二類街道可以大量栽植小葉丁香,做成『綠籬』,既省面積,又可以加大栽植量;在一些有污染的廠區附近也可以大量種植丁香,這樣既可以改善廠區附近的空氣質量,還可以美化周圍的環境;新建小區綠化時應規定種植一定比例的丁香樹。另外作為市花,加大栽植規模,讓外地朋友春季一到哈爾濱,就能馬上感覺到丁香花在這座城市的分量。
記者在采訪中聽到廣大市民對丁香花無不贊譽有加,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把丁香花栽植好、管理好、發展好,同時做好對愛護丁香花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好丁香花這一特有的鄉本樹種,使哈爾濱的發展更具生機,更加充滿活力。
讓我們期待,不遠的將來,哈爾濱滿城盡開丁香花。
背景資料:
丁香花屬於鄉本樹種,共有50個品種左右,而在哈爾濱市的丁香花共有33個品種(不含變異),其中多數都在苗圃的基地裡供科研實驗用。市民在哈爾濱市街道和公園裡常見到的是紫丁香、洋丁香、暴馬丁香、白丁香等七八個品種。丁香花不易遭受病蟲害的侵襲,生命力極強,具有北方人質朴、豪爽、真誠的特點。丁香花能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有改善環境、調節空氣的作用。丁香花還可以成為產品深加工的原料,丁香本身就可以入藥,還可以提煉香精、制作化妝品等,用途非常廣泛。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丁香花與美麗的太陽島、松花江齊名,成為哈爾濱的象征之一。哈爾濱的春天來得遲、去得快,而丁香花恰在這個時節綻放,彌補了哈爾濱春光短暫的缺憾,因而倍受哈爾濱人的喜愛。
1988年4月12日,丁香花被哈爾濱市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確定為市花,並於同年10月1日進京參加了全國市花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