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4日電 『我就不明白了,貼個調整通知有啥難的?不考慮本地市民也得為外地人想想吧?』13日上午,在哈市道裡區兒童電影院車站,市民孫先生氣憤地對記者說。12日,《生活報》報道了《修路公交改道市民乘車發蒙》一文,講述了哈市因道路大修調整30餘條公交線路,由於站臺沒有調整通知,臨時站臺又難找,造成市民乘車難的情況,引起市民和乘客的極大關注。13日,記者對道裡區和道外區公交車調整較集中的站點進行了再次走訪,發現情況依舊,乘客依然要經過一番詢問後再上車或者知道坐錯了車再重坐。
站臺還是『沒內容』
13日上午,在道裡區兒童電影院車站,接受采訪的市民孫先生氣憤地說,兒童電影院附近的這個站臺緊鄰醫院,省內很多病人都來此就醫,他們本來就對哈市的情況不熟悉,再搭錯了車,會更加鬧心。公交部門可能認為本地老百姓都了解改道的情況,可為什麼就不能為外地人想想呢?
在道外205路公交車站和道裡康安路車站,記者發現站牌上曾經貼出的線路臨時更改通知已不見了蹤影,每位來此乘車的乘客都轉著圈找『通知』。對此,一位司機不以為然地說:『封道有一段時間了,經常坐這趟車的乘客都知道,外地乘客一天纔能上來幾個,貼通知乾啥,上車問一下就知道了。』
在207線終點站復華小區,記者已經交完車費上了車,詢問到不到南勛街時,司機竟然好半天纔反應過來,『改道了,走太古十二道街。』記者只好中途下車,換乘其他線路的車輛。
更改及時受稱贊
既然是關乎百姓出行的大事,貼上一張通知,多提醒兩句不是一種溫馨和便民的服務嗎?12日,本報報道見報後,給一些公交車隊提了醒,他們及時設置了臨時站牌和變更告示,受到乘客的稱贊。
看到報道後,204路公交車隊立即做出反應,在瑪克威站點補貼了臨時站牌。車隊一位負責人說:『其實我們封路之後及時樹立了警示站牌,但不知什麼時候被人撕掉了,我們未能及時發現,給等車的乘客造成了不便。對此,我們表示歉意。』
91路車隊的一位司機向記者解釋,現在車上使用的都是衛星定位系統,車輛運行軌跡和報站器裡的站名都是預先設置好的,不可能因為臨時變更路線而改變設置,所以乘客在乘車時要多詢問,司乘人員都會耐心地回答,以免僅聽站名下錯車。
記者發現,本報的報道見報後提醒了一些車隊的負責人,他們對司乘人員又重新做了強調,一些司機也非常有責任心。記者在三合園小區登上一輛205路公交車,不等記者詢問,司機就主動提醒,汽車改道了,不走靖宇七道街。而且,每位乘客上車時他都不厭其煩地提醒一句。一位204路公交汽車的司機告訴記者:『我們都看到報紙了,車隊還給我們開了一個動員會,但是由於時間緊人手不夠,所以不能在每個站牌上都設立警示標志,所以司機就要負起責任,經常提醒乘客不要上錯車。』
公交服務呼喚人性化
哈市今年街道大中修工程開始後,公交汽車改道運行已有一段時間,大部分乘客可能已經熟悉了線路調整的具體情況,但對一些不經常乘坐公交車的市民或外地乘客而言,坐上一趟不按原線路運行的公交車還是有些發蒙。
乘客孫偉光說:『公交車就是為廣大百姓出行服務的,應該更具人性化纔對,比如在站臺及時貼上調整通知,上下車司乘人員多提醒一句,臨時站點設置醒目一些,讓乘客時刻感受到溫馨的服務。公交車臨時改變線路雖然只是一時,但不是小事,從中反映出的一些細節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乘客曲虹提議說:『為什麼哈爾濱就不能設立活動站牌,老的鐵制站牌都用了幾十年了,風吹日曬已經上鏽。而且,現在與以前不一樣,經常因修路建橋更改線路,永久性的鐵制站牌明顯不能滿足需要,不如設立活動站牌,更改線路時可以臨時換上,線路恢復就換回去,多方便。如果經費充足,可以換個電子站牌,那就更方便了,出錯率低還不費事,也更符合現代都市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