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5日電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題為《全力搶抓機遇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三談貫徹落實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全文如下:
省十次黨代會提出,實現黑龍江全面振興,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全力搶抓機遇,用足用好中央支持老工業基地振興、支持糧食主產區和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等政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紮紮實實的工作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構建和諧黑龍江,是省十次黨代會確定的兩大主要任務。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只有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纔能不斷為和諧社會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只有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纔能縮小我省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在新一輪國際國內競爭中保持優勢;只有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纔能創造更多的機會,使人民群眾分享更多的發展成果。總之,前進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只有通過發展纔能得以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只有通過發展纔能更好地實現。
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全力搶抓機遇。全力以赴搶抓機遇,機遇就會創造奇跡;反之,在機遇面前動作遲緩甚至麻木不仁,必然會品嘗痛失機遇的苦果。全力搶抓機遇,既要站在龍江看龍江,更要跳出龍江看龍江。從國際看,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區域合作不斷加強,世界經濟有望持續增長,國際產業轉移和生產要素流動加快,為我省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正處於新一輪增長期,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和投資結構優化昇級加快,特別是中央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為我省全面振興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精神狀態至關重要。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乾部必須進一步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發展意識、責任意識,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謀劃發展的科學思路、促進發展的政策舉措、領導發展的實際能力、乾部群眾的自覺行動。充分挖掘我省豐富的資源、能源、生態和獨特的地緣優勢,依托產業潛力和科技實力,以多年積累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為支橕,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搶佔先機。
我省面臨的發展機遇是前所未有的,面對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搶抓機遇的同時,更要勇於面對挑戰,既要看到有利條件,堅定信心,同時也必須正視影響我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問題。我省有豐富的資源、充足的能源、獨特的地緣、優良的生態環境、較強的產業潛力和科技實力,有多年積累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為我省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制約我省經濟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市場化、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不高;農業基礎比較薄弱,工業整體素質不強,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足,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措施不夠有力,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經濟發展環境亟待進一步改善等。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以空前的魄力,擯棄一切束縛發展的觀念和做法,抓住重點,實現突破。
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實現突破。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改進政府管理與服務方式,形成行政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鞏固和擴大產權制度改革成果;進一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和其他領域改革。通過加快改革形成有利於促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體制機制。
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實現突破。進一步加大創新型省份建設力度,深入實施科教興省、人纔強省戰略,不斷提高科技綜合實力,實現經濟增長從依賴資源向創新驅動轉變。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加快新興工業化進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昇級,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綜合競爭力。
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在對外開放上實現突破。把全方位開放作為全面振興的重要切入點,大力推進對外開放戰略昇級。充分發揮我省資源、地緣、人纔等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對外貿易為基礎,以投資合作為重點,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以開放促發展、促振興。
當前,全省上下精神振奮,人心思進,共謀發展振興的激情空前高漲。各地各部門要按照黨代會的部署,緊密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發展,加快黑龍江的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