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恢復哈爾濱內河原有生態性 馬家溝試鋪生態河床
2007-05-15 10:49:0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趙德斌 金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5日電 為確保哈爾濱市內河的生態多樣性,恢復其原有的自然風貌,市內河綜合整治管理辦公室經過多方調研,借鑒國內外內河治理的先進經驗,在省水利設計研究院推薦下,昨天在馬家溝大成橋處進行『纖絲碎石固底』新工藝試驗,以期恢復內河原有的生態性。

  據專家介紹,城市內河整治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一環。傳統的內河治理往往只強調河道防洪、引水排澇、排污和蓄水等功能,哈爾濱市的內河改造多采用水泥硬化河道、河岸。但實踐證明,河岸硬化鋪裝,割裂了土壤與水體的關系,使水系與土地及其生物環境相分離,破環了自然河流的生物鏈。『穿』上『水泥外衣』的河流,水質改善困難,兩岸植被生長土壤缺乏營養,使河流變成了『窒息』的水流。

  為提高馬家溝改造生態效應,此次市內河辦采用的『纖絲碎石固底』工藝改變傳統的河道治理模式,按照生態理念進行內河治理。專家介紹,『纖絲碎石固底』的馬家溝河床,在臨水環境中,經過泥沙的自然沈積,其表面可以較迅速地生長植被,並促進周邊微生態環境的恢復,具有完美的環境親和性;該河床還具有自然透水性,能夠保證天然水體與地下水的自然交換,進一步加強了環保效果,可以充分保證河岸與河流水體之間的水分交換和調節功能,同時具有一定的抗洪強度;最重要的是非水泥硬化河床河道,將提高河道自身水體自淨功能,保持水體的清潔度,改善景觀用水的水質質量。

  據了解,利用『纖絲碎石固底』工藝,河床整治的成本較低,使用壽命也延長,無需人工維護。專家介紹,馬家溝大成橋處進行的『纖絲碎石固底』改造,還是新工藝的試驗階段,此次試驗成功後,該項工藝將用於哈爾濱市即將啟動的何家溝綜合整治工程及其他內河整治建設中。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