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6日電 據黑龍江農業信息網消息,由於目前黑龍江鐵力市水稻大棚育苗存在用土量大、取土難,破壞植被嚴重,春季化凍慢不能適時育苗,床土質量差,苗細苗弱,易發生病害、藥害等問題,嚴重制約水稻產量的提高。為了解決這一關鍵問題,鐵力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去年年末專程赴延壽縣考察水稻新基質無土旱育苗技術,今春在年豐鄉年豐村示范推廣25畝,通過召開播種和插秧現場會組織全市水稻科技入戶核心示范戶進行參觀學習500多人次。
水稻新基質無土旱育苗是以稻殼為基質,將稻殼粉碎加入營養劑代替苗床旱田土進行水稻旱育苗,比常規育苗每畝可節約成本5元,育苗時間比有土旱育苗早7?10天,育出的秧苗素質遠遠優於常規水稻旱育秧育出的苗,抗病能力強、根多苗壯、出苗早、搶在有水時移栽,不受旱情的影響,同等氣候條件下產量可比有土旱育苗增加5%。采取這項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稻殼焚燒造成環境污染、苗床藥劑封閉除草造成藥害、插秧過深水稻返青慢,分?晚,產量低等問題,又可以降低育苗成本,有利於發展綠色無公害水稻生產。鐵力市計劃通過2007年的示范,明年將該技術列入科技推廣計劃在全市進行推廣。
責任編輯:張昭